手机版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2004年真题

时间:2025-05-12   来源:未知    
字号:

华中农业大学二○○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课程名称:食品化学

一 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3分):

1.滞后效应 2.非酶褐变 (并举一例 ) 3.淀粉糊化 4.POV ( Peroxidation Value )

5.同质多晶 6.Essential Amino Acids (并举一例 ) 7.蛋白质的等电点

8.维生素原 9.肌红蛋白的氧合作用 10.气味的阈值

二.填空 (共30分,每空1分):

1.水具有一些异常的物理性质,这是因为每个水分子在三维空间具有相同数目的此水分子间的 力比NH3和HF要大得多。

2.冷冻保藏食品利用的是效应,结冰引起的效应和效应对食品保藏是

3.高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加糖的作用是,加酸的作用是。低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的机理是 。

4.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是因为它是具有性,可成的是 型的乳浊剂。

5.反复使用的油炸油粘度,酸价,碘值

6.蛋白质食品经适度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将引起于消化酶作用,营养价值 。过度加热则使蛋白质的 级结构发生变化,营养价值 。

7.食品发生酶促褐变要求、三者共存。

8.面粉精制去麸及胚后损失。所以,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完全正确则打√,不完全正确则打×,并写出正确说法。(共30分 每题1~3分):

1.Aw越低,食品的稳定性越高。

2.在说明食品稳定性时,用Mm比用Aw更好。

3.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故无营养价值。

4.淀粉改性后不易老化。

5.油脂发生光敏氧化时,参与反应的是3O2。

6.适合作起酥油和人造奶油的同质多晶体是β型。

7.蛋黄比蛋清蛋白具有更好的起泡能力。

8.冷冻加工不会造成蛋白质变性。

9.花色(青)素的苯环上随着-OCH3数目增多,光谱发生红移。

10.抗坏血酸脱氢后,无维生素C的生物活性。

11.煮绿叶蔬菜时不宜加盖。

12.肉产生香味与水果香气的形成均为麦拉德反应所致。

四.简答题 (共30分,每题5分):解释下列现象或说法

1.食品中最不稳定的水决定了食品的稳定性。

2.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保健作用。

3.植物油经氢化后可做人造奶油。

4.大豆蛋白经适当地热处理后,可去除某些毒素。

5.水果罐头与蔬菜罐头相比,灭菌后后者的维生素损失更大。

6.加入Ca(OH)2可为蔬菜护绿。

五.论述题 (共30分,每题10分):

1.试述油脂自动氧化的机理;及生育酚、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机理。

2.试述为什么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常发生麦拉德褐变?麦拉德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举出利用及抑制麦拉德褐变的实例各一例。

3.牛奶富含脂肪,却可形成稳定的乳浊剂,且加热至100℃时不凝固,试从其成分组成、结构加以分析。为什么牛奶中的钙易吸收?牛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及暴露在日光下,风味分别会有何变化?是何化学反应导致的?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2004年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