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校心理教育,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立足高校心理教育,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浅谈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原因,最后谈到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挫折 环境 交往 开展 培养 心理 健康 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面临学习,交友,恋爱,成长,就业种种发展问题,当代大学生渴望成才,追求理想,心理健康教育是成材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德育创新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正处于17—25岁之间,处于由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青年中期。在这一时期,面临着明显的生理和心理成熟转变,由于大学生活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因此,所遇到的问题也具有特殊性。
一、环境适应问题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响。对于新生来说,面临的是陌生的校园,陌生的群体。另外,大学的学习条件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影响其信心,带来烦恼。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最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 、自卑恐惧交往、沟通交流不好等等许多问题。
二、与性相关话题
大学生在性生理上已经成熟,性心理上也基本成熟,他们大多数都受自我性意识困扰,这种困扰常带来不安和躁动,严重时会影响学习、生活、休息等多方面。另一方面,失恋造成的不适应。有些大学生把失恋看成是极端严重的生活事件,会使其情绪、生活、学习、生活规律受到严重打击,严重时会导致自杀。
三、特困生心理问题
特困生往往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感到自卑。因此,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自尊心受挫,长期下去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来看,对许多问题尚存争论,即重视教学还是重视开展活动,然而,在争论和教训的背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一种趋向;走向整合,即教学、活动,不能孤立发挥作用,需结合,才最佳。具体途径从以
立足高校心理教育,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下方面考虑:
1、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各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使学生系统科学的学习和训练。
2、动员各方面力量,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政治辅导员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医疗保健机构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优势,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3、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热线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经常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呢?
1、政治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2、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学生自我能力,勇于自我批评,以便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3、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对待、解决就业、恋爱、婚姻以及现在经常出现的网恋问题。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形式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
立足高校心理教育,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质。所以说,立足高校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何等重要。
参考文献:
1、 曲建武 张贵仁 主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研究》辽宁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3、
4、 胡振开 主编的《教师实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章志光 主编的《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韩进之 主编的《德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