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数学“统 计与概率”的总复习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任勇
◆学好统计与概率的意义◆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和学段目标 ◆人教版教学内容安排和编排特点 ◆如何搞好统计和概率的复习
◆ 学好“统计与概率” 的意义
1.培养学生合理判断和运用数据的能 力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展,我 们的生活常常被各种数据所构成的信息包围 着,因此对一般公民来说,学会对数据的认 识、收集、描述、分析和利用是一种非常重 要的能力,它决定着人的发展和未来的幸福, 这些不是原来的学科知识所能帮助。而这些 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进行培养,成人后才能 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正如邓小平总书记说过: 计算机教学应从娃娃抓起。
2.提高公民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里,随机现象处处都有, 它无法确定甚至不可预测,从小学会从随机现象中 找出规律,利用一些统计和概率知识来科学、客观地认 识、描述和分析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也是 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一位著名的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预言:
就像读和写的能力一样,将来有一天统 计的思维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
3.发展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现象和问题以不同形式 存在着,而且又有着偶然性和变化性,它需要现代 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从大量的偶然性 现象背后揭示出某些规律来,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 出有效的选择,才能独立地去解决实际问题。统计学家C.R.劳先生《统计和真理——怎样运 用偶然性》中指出: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
识都是历史;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 是数学;在理性的基础上,所有的判断都是 统计学。
二、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及学段目标
(一)第一学段的主要内容
主要研究数据统计活动初步知识和不 确定现象
◆ 统计活动初步知识 本学段的统计活动主要包括:能对日常 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分类比较,得出简单、形 象的统计图表,会对身边的数据信息进行收 集、整理以及简单分析,懂得简单数据记录 方法等。
◆ 不确定现象
这是新课程中新增加的主要内容之一。本 学段的主要内容是: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 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能够列举简单实验 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有些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大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文字语 言进行描述。
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的教学目 标
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 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 步感受
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二)第二学段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两部分。
◆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本学段的数据统过程主要包括:经历数据处 理的全过程;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以 及选择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理解不同统计 量的基本特征;能从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 数据信息并能作一些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 可能性 本学段的主要内容是:能判断一些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 文字语言进行描述,作出刻画。既能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影响事件之所以发生可能性的主要理 由并作出预测。
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 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 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 的判断与预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 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人教版教学内容编排及特色
(一)各年级教学内容编排情况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下
渗透9 7 8
形象、条形统计图,收集数据的 方法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画“正”字) 复式统计表,条形图
P83、P85出现条形图中一格代表1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2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5
二 三 四
上 下
上下 上 下 上
83 6 7 6
可能性的大小数据分析,平均数 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统计与可能性,中位数
画“正”字出现横向条形统计图 横向,纵向
五 下 6 统计,众数
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上六 下
64
统计统计
扇形统计图正确识别统计图中容易 引起误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