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而导致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导致包括肾脏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全球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约有3000万名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作为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
21 2
1月第 2 O年 7卷第 3期
JCi It nM d Mac 00. o.7 N . l n r e。 r 2 1 V 12 . o3 n e h
继续教育园地
信号转导通路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吴英王力宁【文献标志码] A
[中图分类号】 59 7 R 8 .1
[ O]0 36/. s.0 1 0 7 2 1 .30 0 D I1 .9 9ji n 10 - 5 .0 00 .3 s 9
[关键词]高血糖;活性氧;糖尿病肾病;酪氨酸激酶/号转导子 信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 ( )岛素作用障碍而导致或胰的~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导致包括肾脏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白磷酸化酶,已发现 1现 2种亚型。 K P C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是细胞内一组重要的蛋白激酶。P C一经激活后便 K产生多种短期或长期生物效应,高血糖状态下,在葡萄糖引起二酯酰甘油合成增加,导致细胞内二酯酰甘油含量升高,进而激活 P C K K。P C的活化继而激活细胞内一些转录因子,使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使蛋白尿的产生。P C的活化还可以抑促 K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全球约有 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约有 3 0 . 00万名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病
因。作为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 ( N)肾病 D是糖尿病致残因素和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美国肾脏资料系统”在“的统计,过 3%的终末期肾衰由糖尿病所致 .在我国进行肾超 0而
制一氧化氮( O合成酶的活性, N )导致 N O生成降低,而抑制进由N O介导的环磷酸鸟苷 ( G )成,起肾血管收缩功能的 c MP合引改变。
替代治疗的终末肾病患者多为 D N患者。因此,一步探讨进D N发病机制并且寻找阻止 D N进展的有效方法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
3糖基化终末产物 ( G s: G s . A E ) A E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A E G s为蛋白质、氨基酸、脂质、核酸等生成的活性中间体。A E是通过其特异性 A E受 Gs Gs体发挥其生物学
效应。早在 19 9 1年,kli就发现人和大 S o k等 n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上具有 A E特异性受体 R E从而提示肾 G AG,小球系膜细胞上的 R G A E可介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功能改变,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研究现状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代谢紊糖乱、活性氧失衡、管活性物质、传因素、血遗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重要作用。葡萄糖代谢紊
与D N的发生密切相关。A E细胞表面的 R G Gs A E结合后激活细胞内各种信号转导途径, N—B途径、如 KK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 (A/ T T ) J K S A s途径等,激活的 N—B又通过作用于 R G FK A E启动子而增强 R G A E基因的表达 。
乱、多元醇代谢旁路、流动力学异常、白激酶 C的活化、血蛋非酶糖基化产物和生长激素/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最终引起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直至肾功能衰竭。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4葡萄糖转运蛋白( L T[: N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 . G U )3 D 3素有关。据报道,近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仍然并发 D而另一些患者血糖居高不下, N,却不易发生 D N。这说明G U L T在介导糖尿病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各器官中葡萄糖转运蛋白分布不同,在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主要的葡萄糖转运体为 G U 1它对葡萄糖具有高亲和性, LT,在生理糖浓度的情况下就能达饱和,它的功能不受胰岛素调控,需要借助且不
( )一糖代谢异常无论 1还是 2型糖尿病患者均以血糖增高为特点,高型而
血糖在 D N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高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多元醇代谢通路的激活: .多元醇代谢通路又称山梨醇通路。由醛糖还原酶及山梨醇脱氢酶共同构成。在糖尿病高糖
于胰岛素葡萄糖即可以进入细胞,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同个体间系膜细胞 G U 1功能表达及调控上的差异有可能是部分患 LT
状态下,继发性的细胞内高葡萄糖可以激活关键酶醛糖还原酶,致葡萄糖大量转换为山梨醇,山梨醇极性很强,能自导
而不
者肾脏损害的易感因素之一,而寻找干预 G U 1功能的药物能 LT为 D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N ( )流动力学异常二血
由透过细胞膜,于是大量蓄积细胞内,成高渗状态。大量细造
胞外液渗入,使细胞水肿,终导致细胞结构破坏。山梨醇蓄最积形成渗透梯度以及 D葡萄糖竞争性与肌醇载体结合。于是 .细胞肌醇池耗竭。由于肌醇直接参与磷脂酰肌醇的合成,而从使细胞膜 N K A P酶活性降低。这种改变直接影响肾小 a .一T球及肾小管细胞的功能。
糖尿病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身高血压的影响;二是。肾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后者直接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