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P2 2. 类人猿 P2 3. 北京人 P3-4 4. 山顶洞人 P4-5 5. 远古的石器 P6
1. 阿姆渡的原始农耕 P7-8 2.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P8-9 3. 大汶口原始居民 P9-10
1. 炎黄战蚩尤 P12-13 2. 黄帝—人文初祖 P13-14 3. 尧舜禹的“禅让” P14-15 4. 夏朝的建立 P15 5. 原始社会结束 P15 6. 可供嫘祖选择的衣料 P16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P20 2. 夏朝的兴衰 P20-21 3. 商汤灭夏 P21 4. 商朝建立 P21
5.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P23 6. 商朝灭亡 P23 7. 周朝建立(西周) P23 8. 西周的分封制 P24 9. 西周灭亡 P24 10. 最早的宫殿遗址 P25
1. 商朝司母戊鼎 P26 2. 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P26-27 3.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P27 4. 奴隶的悲惨生活 P28
1. 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P30 2. 齐桓公成为春秋是第一个霸主 P31 3. 晋文公 P31-32 4. 勾践卧薪尝胆 P32 5. 战国七雄 P33
6. 桂陵之战 P33 7. 长平之战 P34
8. 诸侯争霸时打仗的“小车” P35
1.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P36-37 2. 都江堰 P37-36 3. 商鞅变法 P37、P38-39 4. “铁氏三兄弟”的区别 P40
1. 文字的演变 P41
2.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P42-43 3. 扁鹊 P43
4. 屈原和“钟鼓之乐” P43-44 5. 占卜和甲骨文 P45
1. 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P46-47 2. 思想家老子 P47 3. 墨家创始人墨子 P48
4.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孟子 P48 5. 道家庄子 P49 6. 法家韩非 P49 7. 兵家孙武 P49 8. 曲阜三孔 P51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1. 秦统一六国 P56
2. 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P56-57 3. 巩固统一的措施 P57-58 4. 北筑长城和开放南疆 P59 5. 秦代度量衡 P61
1. 秦的暴政 P62-63 2. 陈胜吴广起义 P63-64 3.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P64-65 4. 秦朝灭亡 P64
5. 刘邦建立汉朝(西汉) P64 6. 项羽和刘邦争夺王位 P65 7. 秦汉长城的修筑 P66
1. 文景之治 P67-68
2. 汉武帝(刘彻)的大一统 P68-69 3. 东汉的统治 P69-70
4. 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史称西汉) P70
5. 光武中兴 P70 6. 牛车地位的变化 P71
1. 治理黄河(王景) P72-73 2. 农业的进步 P73
3. 汉代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P73 4. 冶铁技术 P74
5.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P74 6. 汉代炒钢 P76
1.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匈奴族) P77-78 2.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P78-79 3. 昭君出塞 P77、P79-80 4. 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 P81
1. 张骞通西域 P82-83
2.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 P83 3. 丝绸之路 P83-84 4. 班超经营西域 P84-85 5. 汉武帝得“天马” P86
1. 纸的发明 P87 2. 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3. 《九章算术》 P88 4. 科学家张衡 地动仪 P88-89 5. 华佗 五禽戏、麻沸散 P89
6. 张仲景(医圣) 《伤寒杂病论》 P89-90 7. “册”“编”“卷”的来历 P91
1. 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P92 2. 佛教的传入 P92 3. 道教的兴起 P93 4. 王充《论衡》 P93-94 5. 司马迁和《史记》 P94 6. 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P95 7. 塔的来历 P96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 挟天子以令诸侯 P102 2. 官渡之战 P102-103 3. 赤壁之战 P103-104 4. 三国鼎立的形成 P105-106 5. 曹丕建魏 P105
6. 刘备建楚 P105 7. 孙权建吴 P105 8. 《临海水土志》 P106 9. 锦、绣、绢、纱 P107
1. 蜀汉灭亡 P108
2. 司马炎篡夺王位建立晋朝 P108 3. 八王之乱 P108 4. 内迁的各族 P109 5. 西晋灭亡 P109 6. 淝水之战 P109-111 7. 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P110 8. 前秦统治瓦解 P111
9. 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P111 10. 青瓷的来历 P113
1. 北魏的冯太后 P114
2. 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 P114 3. 民族的融合 P114-115 4.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P115 5.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P115-116 6. 品种多样的饼食 P117
1. 祖冲之 圆周率、《辍术》、千里船、水碓磨 P118-119 2. 贾思勰《齐民要术》 P119-120 3. 郦道元《水经注》 P120 4. 神奇的小棍 P121
1. 东晋王羲之 《兰亭序》 P122
2.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P123 3. 佛教的盛行 P124
4. 反对佛教—南朝范缜《神灭论》 P124 5. 辉煌的石窟艺术 P124-125 6. 文房四宝 P126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 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灭亡 P2 2. 南北重归统一 P2 3. 隋文帝杨坚 P2-4 4. 大运河的开通 P4-5 5. 含嘉仓 P6
1. 隋的灭亡 P7 2. 唐朝的建立 P7
3. 贞观之治(唐太宗) P8-9 4. “房谋杜断”、魏征 P8-9 5. 女皇武则天 P9-10 6. 昭陵六骏浮雕 P11
1. 杜甫的《忆昔》 P12
2. 开元之治(唐玄宗) P12-13 3. 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P13
4. 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P13 5. 曲猿犁 P13
6. 唐三彩 P14、P16
7. 唐盛世经济的繁荣 P13-15 8. 唐朝的衰亡 P15
1. 科举制的诞生 P17 2. 科举制的完善 P18 3. 科举制的影响 P19-20 4. 最大最重的石头书 P21
1. 唐朝初年 东突厥 P22
2. 在新疆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P22 3.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P23-24 4. 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