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林分生物量测定习题
一、填空题
1. 的调查是正确认识、管理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
2.森林的生物量可以分为 及 两部分。地下部分是指树 ;地上部分主要包括 、 和 。
3. 是森林植物群落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干物质的累积量,它的测定以 测定最为重要。
4.测定林木枝、叶生物量有两种主要方法。和
测定林木枝、叶生物量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标准枝法;另一种方法是全称重法。
5.在林学中,净生产力可分为 与 两种。
6.根据含水量状况不同,木材密度可分为 、 、 、 。
7.森林树木或植物的净生产量分别用来生长 、 、 、 和 。
8.枝和叶的生物量分布,则因树种和林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枝、叶主要集中在群落上层表面呈 和枝、叶量最多层在群落的下部呈 。
9.一般来说,干的生物量由地表向上 。
10.树冠投影比是 与 之比。
二、名词解释
1.生物量
2.平均净生产力
3.树冠圆满度
4.全称重法
5.相对生长模型
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量和生产力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生物量、平均和连年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3.简述反映冠形和冠量的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含义。
4.简述生物量与现存量有何区别?
5.简述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的比值(简称R/S)说明的问题。
四、论述题
1. 论述森林生物量的垂直结构
2.论述利用标准枝法测定枝、叶生物量。
3.论述利用标准木法测定林分生物量
第十一章 林分生物量测定习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 森林生产力的调查是正确认识、管理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
2.森林的生物量可以分为 地上 及 地下 两部分,地下部分是指树根系的生物量;地上部分主要包括树干生物量、枝生物量和叶生物量。
3量 测定最为重要。
4.测定林木枝、叶生物量有两种主要方法,。
5.在林学中,净生产力可分为 平均生产力 与 连年生产力 两种。
6.根据含水量状况不同,木材密度可分为、 气干密度 、干密度 。
7.森林树木或植物的净生产量分别用来生长 根 、 茎 、 叶 、 花 和 种子 。
8.枝和叶的生物量分布,则因树种和林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枝、叶主要集中在群落上层表面呈 圆台型 和枝、叶量最多层在群落的下部呈 圆锥型 。
9.一般来说,干的生物量由地表向上 逐渐减小 。
10.树冠投影比是 冠幅 与 胸径 之比。
二 名词解释
1.生物量是指任一时间区间(可以是一年、十年或一百年)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净第一性生产量的累积量。
2.平均净生产力是森林植物群落生物量(W)被年龄(a)所除之商。
3.树冠圆满度是冠幅与冠长之比。用以表明树冠的圆满程度,此值愈大愈圆满,反之而树冠狭长。
4.全称重法就是将树木伐倒,摘除全部枝叶称其树干鲜重,采样烘干得到样品干重与鲜重之比,从而计算样木树干的干重。
5.相对生长模型是指用指数或对数关系反映林木维量之间按比例协调增长的模型。
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量和生产力的区别和联系。
生产量与生产力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相互联系。区别在于,前者所表示的是“量”的大小,后者所表示的是速率,是一个“速度”的概念; 二者的联系是, 当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来表示生产量时,生产量与生产力是一致的。
2.简述生物量、平均和连年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生物量、平均和连年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生物量是年复一年逐年累积的量,总是随着年龄增大越积越多。净生产力和生物量一样,也是随年龄而变化的,但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净生产力积累的速度是不同的。连年净生产力反映出的是积累的实际速度,平均净生产力反映出的是积累的平均速度。
3.简述反映冠形和冠量的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含义。
反映冠形和冠量的因子,常用的因子有冠长率、树冠圆满度、树冠投影比等,这些因子的意义如下:
⑴冠长率是冠长与树高之比
⑵树冠圆满度是冠幅与冠长之比。用以表明树冠的圆满程度,此值愈大愈圆满,反之而树冠狭长。
⑶树冠投影比是冠幅与胸径之比。用以表明树木营养面积的相对大小,此值愈大则树木占有的相对空间愈大。
4.简述生物量与现存量有何区别?
现存量的变化不等于净第一性生产量,必须加上各种损失量后才能算作净第一性生产量;由此可见,理论上现存量不等同于生物量。实际工作中生物量的精确测定非常复杂和困难,通常是用对现存量的测定来估算生物量。人们往往并不严格注意到现存量与生物量的差别,而把它们看成是同义词。
5.简述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的比值(简称R/S)说明的问题
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有时差异也很大。地下生物量(根)和地上生物量(茎、叶、花等)的 …… 此处隐藏:129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