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
浅谈中国汽车发展前景
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10级水本(2)班
学号: 201040320239
姓名: 胡宇
浅谈中国汽车发展前景
人的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外出工作办事的主要交通工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汽车行业在每一个国家都有相当大的市场。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汽车行业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一点尤为突出。使我们不得不关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 纵观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
展的基础。汽车产品开始了从无到有,翻来历史的新篇章。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
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
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现在主要着眼现在中国汽车发展情况和未来中国汽车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汽车产品中,微型客车、轿车、大型客车发展速度较快,前景看好。微型客车市场定位准确,有效刺激了需求;大客车市场与重型载货车市场将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大大兴旺,厂商对这一领域的开拓必定获得丰厚回报;轿车产量大、产值高、规模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中型、轻型客货车市场依旧难以摆脱过度竞争的现状,前景堪忧。
未来几年,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有6个方面。一是竞争加剧,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降低,但总体上还是要高于其他一些行业;二是汽车企业的分化会逐步展开,企业淘汰率增高,中国汽车企业格局还远没到“大局已定”;三是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四是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将加强,产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五是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将趋于增强;六是将逐步形成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国际性大企业。
中国汽车的发展方向多样,如果追求组装和制造,前途远大,原因有二。其一,中国市场巨大,人口众多,今后10年是汽车大幅增长期。其二,中国制造优势明显:劳动力价格低,素质高,工业基础雄厚,像上海通用,是通用在全世界5家合资厂中的模范工厂。 此两点决定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世界汽车巨头愿意把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中国制造汽车,不仅可以满足本土需求,还可以销售到海外。有人预测,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其中,潜力最大的当属汽车制造业。
如果追求品牌和技术,中国汽车荆棘丛生。因为,中国至今没有开发出一辆畅销国际市场的轿车,没有打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中国轿车的开发设计水平与国外差距甚大。在资金、技术和人才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你进一小步对手进一大步,中国汽车何时能盼来出头之日?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汽车别无选择。工厂和品牌,中国只能选择做工厂,进行组装和
生产。至于创立品牌,开发设计,那是跨国公司的事儿,中国企业还达不到那么高的层次,如果硬要追求,只能自找痛苦。况且,经济越来越全球化,汽车工业将无国界,中国应该自动纳入世界汽车分工体系当中,老老实实做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如果再提自主开发、民族品牌,不仅显得观念、意识落伍,而且会被世界汽车所抛弃,得不到任何利益。
但是,总有些民族情结深厚的专家不甘心,不愿放弃民族品牌和中国轿车梦。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大同,集团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不同民族之间、国家之间还会发生利益冲突,有时甚至很严重。如果中国只满足于做跨国公司的下游工厂,不搞自主开发,中国的汽车企业就只能被动地卷入“全球化重组”中,而这个重组是跨国公司从其本身利益出发而进行的。一位工程院院士曾在研讨会上激动地说:“没有技术的独立,就没有经济的独立,也就没有政治的独立。随着知识和技术在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汽车要出名牌,企业就不能把目光只盯在技术上,还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营销和融资等综合能 …… 此处隐藏:13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