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苏教版语文四(1)下导学案设计 2

时间:2025-05-15   来源:未知    
字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太平 小学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①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自 主 探 究

决心很大? ②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 很高兴? ③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 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设问导读

展 示 交 流

畅谈本课收获: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万 代的千秋大业,我们国家把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植树节, 号召全民植树。 同学 们不仅要积极响应还要动员其他少年 朋友。怎么动员呢?这首诗就是最好的 动员材料。

拓展延伸

检 测 反 馈

一、 (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 动。 二、 (2-6)讲植树的重要。 整体感知课文 三、 (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走,我们去植树》这不是一篇假诗,不是一首想像诗,而是一首实践课 后 反 思

加思考的诗,是一首通过实践来说理的一首诗。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 为人类、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这种创造。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太平 小学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自 主 探 究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 1 小节,思考你 明白了什么?“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 了什么? 2、说说第 2 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设问导读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 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1、走、我们去植树展 示 交 流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 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 面向同学们作介绍。拓展延伸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 建设“ 四 化”

1.荒滩,

,

,

公路 到处都回荡着红领巾检 测 反 馈

的 是

,伴随金色童年的 。 自由练习背诵

2. 课 文 中 , “ 绿 色 工 厂 ” 的 意 思 是 ,“绿色宝 库 ” 指 的 是 , “ 绿 色 的 希 望 ” 指 的 是 。

既然诗是一种创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拥有这种创造。这也是母语教育课 后 反 思

要思考的,要做的。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太平 小学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自 主 探 究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 范读课文 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 出示分段提示 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展 示 交 流

畅谈本课收

获:1、说说这篇课文写 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 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 3、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

拓展延伸 设问导读

检 测 反 馈

第一段(1-5) :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 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 :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 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 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 :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 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2、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 物候学家

《第一朵杏花》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 课 后 反 思 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篇课文 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字里行间一览无遗,所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引导分析,是我教学中的主要手 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太平 小学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导学案

自 主 探 究

1、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 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3、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 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设问导读 巡视 感情朗读

1、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 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精读课文 1-5 自然段,感悟文展 示 交 流

第 一朵杏花

章的人物特点。

汇报交流自读情

精确 竺可桢

观察 一丝不苟

a 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 况 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 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b、全班交流汇报, 1、自由朗读全文

。想想课文为什

检 测 反 馈

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 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习 巩固练习

课堂中,我的教学思路也很清晰,先让学生说说对竺爷爷的总体印象,找出课文中能直接反应课 后 反 思 竺爷爷有这种精神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然后引导学生从两次看花中, 抓住一些词句,具体感受他的认真,一丝不苟。我发现经常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一下子就能找到这 些句子和词语,如“又来看花了?”中的“又”,说明他来了不止一次了等等。但有的学生还是找不到, 我想这是因为他平时没有养成思考的好习惯。怎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真的是我该好好下功夫的。另外,我觉得对话提示语的补充也是有必要的,揣摩人物 …… 此处隐藏:22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苏教版语文四(1)下导学案设计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