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2015-5-1
教学目标
1.记忆中东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主要 的国家及首都; 2.记忆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3.分析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4.结合中东气候的特点,说明水资源匮 乏的原因; 5.苏伊士运河在国际航运中的地位。2015-5-1
2015-5-1
典 型 例 题例1.二战以来,中东一直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你知道 中东战争不断的原因吗?
【解析】 中东地区是一片连接亚欧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 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战争与和 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 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 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 连绵。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 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 这一题目与时事关系密切,从而引导我们学习“生活 中的地理”,培养人文地理意识,增强对地理问题的敏感 2015-5-1 度,学会关注世界时事。
典 型 例 题
【选题角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东 地区热点问题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 关注时事的习惯。 【答案】
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之地)、为 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水 而战(水资源紧缺)、宗教纷争(文 化差异)。2015-5-1
典 型 例 题例2.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一幅西亚图,将这张图与中东图 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将缺少的国家 补充上,将多余的国家画╳或将其涂黑: (2)填图:在图种填出:里海、黑海、地中 海、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霍尔木兹 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伊朗、 伊拉克、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欧 洲、非洲。2015-5-1
典 型 例 题
2015-5-1
典 型 例 题 【解析】由于教材在第六章介绍过西亚(亚洲地 理分区图),因此在这里要求学生通过一 补(埃及)和一涂(阿富汗)明确中东与 西亚范围上的不同。
【选题角度】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东位置范围的掌握。2015-5-1
典 型 例 题例3.中东输出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出,石油外运主要有三 条航线,请在世界地图上画出这三条航线。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 地区西欧各国、美 国
航线A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大西洋
航线B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苏伊士 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各国、美 国
航线C2015-5-1
波斯湾、霍尔木兹
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南海、太平洋
日本
典 型 例 题 【解析】学生在做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所画 的航线没有经过所要通过的海、运河、海 峡。如:航线C,学生往往不经过马六甲海 峡和南海。 【选题角度】
此题着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了解世 界海上重要的交通要道。2015-5-1
中东知识要点
2015-5-1
参 考 资 料
五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以 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埃及、叙利亚、 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 发动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实际上一 直延续到1949年2月才停战。在这次战 争中,以色列侵占了超过联合国“分 治决议”规定范围的5 731平方千米的 阿拉伯土地,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被 逐出家园沦为难民。2015-5-1
参 考 资 料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以侵埃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 争。埃及1956年7月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后,英、 法殖民主义者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勾结以色列共同发 动的侵略埃及的战争。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 国长期占领;苏伊士运河公司被英、法垄断资本控制。埃 及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56年7月26 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10月 29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 30日,英、法向埃及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借口所谓“保证 运河的通航安全和自由”,要求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三个 主要港口──塞得港、伊士美利亚和苏伊士。埃及政府拒 绝了这个无理要求。31日,英、法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 随即侵入埃及领土。英、法、以的侵略战争,遭到埃及军 民的英勇抗击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在联合国的干预 下,12月22日,英、法军队全部从埃及领土撤退,以色列 军队于1957年3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从而以侵略者的失 败结束了这次战争。2015-5-1
参 考 资 料第三次中东战争 即“六· 五”战争,又称“六 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 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战争 于6月11日结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 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 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 亚的戈兰高地,共达6.57万多平方千米的阿拉 伯土地,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 难民。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操纵下,联合 国安理会在同年6月7日和8日两次通过“停火 决议”,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在丧失大片土 地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2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