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说课
高二政治组 王艳红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从知识内容上看,本框题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 (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的内容,本框题 由两个目题构成:一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二是运动是有规律的。本框题是第四课第一框教 学内容的发展,而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本课的落 脚点也是下一课的逻辑起点,在第二单元中起承 上启下的作用。从功能上看,学习本框知识对于 帮助学生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运动观、规律观, 提高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有积极意义。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高二文科学生实际情况,确立 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学习能感受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的运动又有相对静止的特殊状态,能掌握运动、静止、规律 的含义;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理解规律的普遍 性和客观性。 (2)根据高二文科学生阅历浅,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不成熟的 情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确立的能力目标是通过对生活 实例的分析,使学生能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分析与概括的能 力以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锻炼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提高在学习和生活中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根据学生思想实际的要求,确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 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 的绝对性的同时,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及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 世界是可知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勇气和信心。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3、重点、难点及其确立的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以及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 义。教学难点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规律的含义以及人 与规律的关系。
二 说教法 本课采用引导启发、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归纳、 读思结合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 作用。凡是学生能懂得,能说得出,能解决的 问题一律让学生自己来做。 三、说学法指导 1、“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方法,符合学生 的认识规律 2、读议领悟法,通过读和议,理解基本原理,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四、说教具 五、说教学的过程
本课重点: 物质与运动 如何理解规律和做到按规律办事 本课难点: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