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志鸿优化设计 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备课参考 苏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
“金属钠与水反应”是中学化学中体现和培养观察能力、由现象分析结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范例,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重要基础实验,对它的改进极为重要。教材介绍的“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可以使同学们很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但却无法收集到产生的氢气,怎样改进呢?
方法1:图1是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略作改进,在塑料瓶的橡皮塞口上加了一尖嘴管和固定一根大头针,钠块扎在大头针上,反应时向下压大头针,使Na块接触水面。反应后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
方法2: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将钠块用铝箔包好后再用铜网裹住(防止钠块浮起),置于倒扣的漏斗内,即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于点燃。
方法3: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时,将广口瓶中盛满水,在胶塞上固定一根大头针,将钠块扎在大头针上,迅速用胶塞塞住瓶口,产生的气体将水压入长颈漏斗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即可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
方法4:图4的原理类同于图3,将广口瓶中盛满水,取一小块钠,将其插在大头针上,在注射器中吸入1~2 mL酚酞。实验时,把止水夹打开,把插有钠和注射器的橡皮塞迅速插入瓶口,并塞紧。钠与水剧烈反应,广口瓶中的水沿导管流入量筒。反应完毕,将注射器中的酚酞推入塑料瓶,溶液变红。更换50 mL注射器,抽取瓶内的气体。抽气后将注射器移近火焰,匀速推出气体,针头处立即燃起细长的火焰。
1
【最新】志鸿优化设计 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备课参考 苏教版必修1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
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
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
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
12月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
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
xx-
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 …… 此处隐藏:817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