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举例说出反射的过程及其反射弧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膝跳反射实施,获取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
2.运用材料制作反射弧的模型。
(三)情感目标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有了反射,机体方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由此形成机体与环境和协统一的观点,进而产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三、教学难点:
描述具体反射的反射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电脑平台、相关视频、制作反射弧模型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十二生肖中成龙被狗追赶的视频。
学生回忆自己的类似生活经历。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做适当总结:其实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这都是神经调节的具体表现,这些反应我们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三)讲授新课:
提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讲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提问:什么是反射呢?
讲述:我们做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了解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状况。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提问:刚才,我们做了膝跳反射实验,请同学们讨论一道题: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学生讨论)
(答:小腿会突然跳起来,这种反应是生来就具有的。)
讲述:回答得很好,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演示CAI:膝跳反射的录像)
提问:在刚才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出现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呢?
(答: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本来是不受到大脑控制的,但在实验过
程中,由于过于紧张,肌肉受到大脑的控制,所以没有出现小腿会突然
跳起来的实验现象。)
讲述:同学们分析得十分正确,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的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等。
(眨眼反射、排尿反射)
讲述: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反射。
(反射的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3、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呢?
(学生思考)
讲述:我们来分析“手拿烫馒头后迅速松开”这一反射活动。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讲述:请同学们讨论: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讲述:人拿烫馒头烫手,来不及思考就扔掉这个反射活动,实际上和针刺手,把手缩回来这个反射活动是相类似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针刺手,把手缩回来这个反射活动的过程。
讲述:刚才,我们所讲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缩手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设问:如果反射弧的某一部分结构遭到破坏,反射活动还能完成吗?
学生具体分析,教师总结:完成反射要有完成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