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军:从岩画看我国原始宗教乐舞
附件:
1、《殷墟卜辞综述》
原文:
[20]钱玄,等.周礼[M].岳麓书社出版,2001.236-237.[21]后汉书 东夷传[M].中华书局,1965.2001.
[22]苏北海.新疆岩画[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417.[23]龚鉴.毛诗序说[M].清刻本,卷二.2.
[24]吕氏春秋译注[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139.[25]许维.吕氏春秋集释(卷五)[M].北京:中国书店,1985.14.[26]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 三联出版社,1997.31[27][29]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东方出版社,1996.1.[28]国语 楚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59.
[30](瑞典)多桑,冯承钧.多桑蒙古史(上册)[M].中华书局,1962.30.
[3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中华书局,1988.600.[32]盖山林.中国岩画学[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86.[33]许成,卫忠.贺兰山岩画[M]. 文物出版社,1993.374-375.[34]吴莱.北方巫者降神歌[A].元诗选(初集中)[C]. 中华书局,1987.1519.
[35]王叔武.云南古佚书钞[M].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37.[36]王叔武.云南古佚书钞[M].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55.[37]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M].民族出版社,1980.87-88.
[38]巴音桑.神奇的安代[J].草原艺坛,1993,(2).
[39]金正爱.蒙古舞风格的形成和发展[J].草原艺坛,1994,(1).[40]蒋亚雄,胡大德.羌族的巫舞[J].舞蹈论丛(第二辑).1981.[41]黔阳县志[M].清刻本,卷十六.4.
[42]珊丹.我眼中的安代[J].草原艺坛,1994,(1).
[43](瑞典)多桑,冯承钧.多桑蒙古史(下册)[M].中华书局,1962.317.
[44]道润梯步.蒙古秘史(卷一)[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4.27.
[45]杨宾.柳边记略[M].清刻本,卷四.5.
[46]乌兰杰.蒙古族萨满音乐[A].中国宗教音乐[C].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47]莫德格玛.蒙古舞蹈文化[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67.[48]白翠英,等.科尔沁博艺术初探[M].内蒙哲盟文化处,1986.
纤志[A].说铃(清刻本)[C].第十七册.1.
[18]应劭,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438-439.[19]礼记 郊特牲[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85.
55.
[49]莫德格玛.蒙古舞蹈文化[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57.
(上接第37页)3、快速而困难的技巧性音乐片断最好避免在民乐队任何组群中冒险,道理还是“模糊”二字,单件乐器尚且模糊(乐器品质和音准),成群组的演奏快速且困难的音符无疑是在冒险,而且成算极低。如果作品的确需要这样的音乐,可靠的选择是交给独奏乐器完成,不要集体去“悲壮”。
4、短促而清晰的纯节奏性写法,在交响乐队中极为平常。但用于民乐队就会大打折扣,除打击乐及部分弹拨乐(琵琶和阮等)外,其余乐器用这种奏法很滑稽可笑。思来想去,节奏因素真正是西方音乐的根本,所以高鼻子发明
总谱规定每一位乐队成员的任务和责任。民族音乐讲究虚、空、散、韵、味,节奏因素是淡化在意境中的。所以,祖宗不花精力设计什么总谱,顶多写份大概模样的工尺谱足矣。
民族管弦乐其实是大有作为的领域,有待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尤其期待在将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中,有真正自豪的贡献。一颗明珠,使其璀璨是使命所在,不要使之成为牛仔裤的纽扣,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