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框打开自己的宝藏教案人民版15(1)

时间:2025-05-10   来源:未知    
字号:

金戈出品必属精品 学 习 资 料 汇编

1 打开自己的宝藏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什么是潜能?潜能是金矿;认识人类的潜能在不断超越“极限”;每个人都有潜能;如何开发潜能,掌握打开潜能宝藏的钥匙等。

2、能力:掌握挖掘自我潜能的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尝试着做一个不断挖掘自我潜能的快乐人。

【重难点】

重点:认识潜能的价值;

难点:寻找打开宝藏的钥匙。

【新课讲授】

一、导入新课:

一名日本妇女趁幼儿熟睡之际外出购物,返家途中,在巷口与人闲聊,这时家中的幼儿醒来寻母,遂爬上阳台呼叫,不幸小孩一失足从阳台上坠落下来,但说时迟,那时快,其母飞奔至楼下,奇迹般地接住了自己的孩子。按道理说三岁幼儿体重约十五公斤重,从五楼坠下,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在将近到达地面时的重量绝非常人所承受得了,况且这个人是年近三十的妇女。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轰动。

后来新闻界还专门请来举重运动员和赛跑运动员做了一个模拟实验,结果都无法成功地接住,也无法及时赶到出事地点,就连当初完成这个惊人壮举的年轻妈妈也不能够重复完成。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的自身蕴藏着一笔丰富的财富,这就是人的潜能(人类原本具备却未被使用过的能力)。它犹如一座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

二、新课探究

1、潜能是金矿

潜能: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未发挥出来的能力。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

人脑的皮层有25毫米厚,可以储存1000亿个信息,可以容纳40亿册书的知识量,而我们平常只发挥了极小的大脑功能。要是能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一点也不夸张,那么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金戈出品必属精品 学 习 资 料 汇编

2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马克思能阅读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

恩格斯能说20种语言。

爱迪生做出2000项发明。

茅盾能熟背整本《红楼梦》。

史丰收心算多位数加、减、乘、除比计算器快。

南京一名哑女周婷婷能背圆周率小数点1000多位。

……

从以上事例中你能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潜能是金矿!人都有潜能;人的潜能开发出来后,如果得到社会认可,他们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的潜能开发出来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

阅读教材P121,伊凡·叶夫里对人类大脑的研究和《超越“极限”》。

想一想: 伊凡·叶夫里对人类大脑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的潜能蕴藏无穷,如果将潜能比做一座冰山的话,潜能就是隐藏在水面底下的那一大部分。

说一说:《超越“极限”》中鲍威尔男子100米的成绩是9秒74,而在奥运会上博尔特以9秒69的惊人成绩夺得男子100米金牌,并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提示:从鲍威尔男子100米的成绩9秒74, 到奥运会上博尔特以9秒69的惊人成绩夺得男子100米金牌,说明人类具有超越“极限”的潜能。奥运会的更高更快更强就体现了对人类运动 “极限”的挑战,对人潜能开发。因此,如今再也没有学者对体育运动的极限作无谓的预言了。

人类的潜能在不断超越“极限”

2、我也有潜能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潜能吗?开发潜能,那好像只是少数杰出的人物才可以做的事情?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

不赞成。潜能并非是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 人的特权和专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每个人都有可以开发的潜能 。

举例说说自己可以开发、挖拙的潜能有哪些方面?

金戈出品必属精品 学 习 资 料 汇编

3 我爱朗诵,可以开发的是:语言潜能;

我爱唱歌,可以开发的是:音乐潜能;

我爱数学,可以开发的是:数理逻辑潜能;

我爱绘画,可以开发的是:空间潜能

我爱体育,可以开发的是:运动潜能;

我爱交流,可以开发的是:人际交往潜能;

…………

由此可见,我们都是有潜能的。有潜能,是金子它总会发光的!

3、开发潜能

在红桧的种子里面,已包含了成为一棵红桧的所有潜能,但要成长为一棵红桧,还需要养分、水及阳光。

—西方谚语

问:一棵红桧每年会生长出千百万粒种子,每一粒种子都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它们的潜能,是不是每棵红桧都能长成苍天大树呢?

答:不是。

问:为什么?

答:红桧种子要长成为一棵红桧还需要养分、水及阳光。

问:我们有了潜能,要开发,还要具备哪些条呢?

先阅读两个关于潜能的事例。

事例一、方仲永

方仲永是宋朝王安石《伤仲永》中的人物。据说方仲永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即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 可见他天赋超群。但是他的父亲不让他去学习,而是到处带着他到处炫耀。等他到了十二三岁时,作诗即“不能称前时之闻”,(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又七年” ,“泯 …… 此处隐藏:118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框打开自己的宝藏教案人民版15(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