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201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B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2.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 )。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3.“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 A)。
A.皮亚杰
B.吉布森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4.在( A )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 )。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6.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 A )。
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7.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 )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
A.年长同伴 B.教师
C.家长 D.其他同伴
8.在( A )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A.前道德阶段
B.道德他律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9.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C )。
A.1岁 B.2-3岁
C.3-6岁 D.7岁
10.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 A)。
A.观察学习 B.自我学习
C.直接学习 D.强化学习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
12.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错 )
13.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错)
14.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对)
15.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对 )
16.儿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强的再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再认能力逐渐被回忆替代。(错 )
1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错 )
18.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错 )
19.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错)
20. 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错 )
21.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错)
22.母亲忽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对之不敏感,使孩子的需求信号受到冷遇,容易使孩子形成攻击性行为。( 对)
23.婴儿形成何种类型的依恋关系与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 对 )
24.在儿童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对)
25.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的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