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稿,所有重点
医患沟通学
1. 医患沟通学概念
在医患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2. 医患沟通的目的
1) 提高诊断准确性
2) 提高治疗效率
3) 提高支持力
4) 提高双方满意度
5) 改善健康转归
6) 促进合作与伙伴关系,防止纠纷。
7) (书上)正确诊断疾病;更有效治疗疾病;融洽医患关系;妥善解决医患纠纷
3. 人的需要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最基本)、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与相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成就需要)
4. 患者及家属的需要
1) 生命安全需要(第一重要)
2) 特别生理需要
3) 伤病相关信息需要
4) 关爱和归属需要
5) 尊重需要
6) 高质量生存需要
7) 合理支出需要
5. 医学模式的含义
是人类抵御疾病和认知人的生命的实践中对医学的总的看法,即以医学观。它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即表现了医学的基本特征,又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医学模式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重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
2) 确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原则
3) 利于现代医学健康的原则
4) 利益共享是新型医患关系的本质
(论述题需扩张)
6. 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
1) 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医疗的过程是医患双方互利、互
动、互补、互助的过程。
2) 具有不平衡性和矛盾性。往往医务人员职业的权威性,技术的专业性,处于主导、
支配地位、决定地位。患者为被动、依赖的,受人操纵的。医患间常会出现隔阂、矛盾、冲突、纠纷。
7. 医患沟通的伦理原则
1) 以人为本,发扬人道
2) 平等公正,诚信友爱
手打稿,所有重点
3) 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4) 知情同意,保守医密
5) 医术精湛,优质服务
8. 情绪形成的三要素
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9. 常见心理问题(套入论述题)
焦虑、恐惧、抑郁、孤独、依赖、退化、猜疑与怀疑、愤怒、否认、自我概念变化和紊乱
10. 医事法
医事,即医疗卫生之事务,泛指为维护和保障人体生命健康而进行的一切个人和社会活动的总和。它涵盖医学、药物学和卫生学三大学科体系。
医事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保护人体健康和有关医药卫生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特征: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综合性和多样性;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社会共同性。
11. 医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要素:主题、客体、内容。缺一不可
主题:指医事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医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国家医药卫生行政机关,医药卫生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
内容:指医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客体:指医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行为;物;精神产品。
12. 沟通的概念
信息沟通是指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个成员传递决策前提的过程。
13. 沟通的过程:
信息策划、信息编码、信息传输、信息解码、信息反馈、沟通干扰。
14. 沟通的六要素:
发出者、信息、系统、语言、接收者、环境
15. 沟通的基本原则:
诚信、明确性;简明、连续性原则
沟通的根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
16. 医患沟通技能要素的构成:
人文素养、礼仪习惯、语言技巧、善解人意、大方宽容、社会阅历、医学知识、通俗表达
17. 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诚信、平等、整体、同情、保密、反馈、共同参与
18. 医务人员的言语沟通技巧:
语言: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的暗示性、指挥性
1) 运用得体的称呼语
2) 充分利用语言的幽默
3) 多用称赞的语言
4) 语言表达简洁明确
5) 讲究提问的技巧
6) 使用保护性语言,忌用伤害性语言
7) 不评价他人的诊断与治疗
手打稿,所有重点
8) 医疗服务环节正确沟通的常用语和“忌语”。
19. 医务人员的非言语性沟通技巧
行为举止的沟通,包括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姿势
重视第一印象,举止端庄,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微微欠身、点头、侧身…),距离与方向,用超语词性提示沟通,接触
20. 医患交友的意义:
1) 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2) 有助于医患双方的诚信合作
3) 减少医疗纠纷
4) 有利于医疗的延续
21. 医患交友的原则:
1)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是医患交友的前提
2) 尊重病人的权利是医患交友的基础
3) 注重与病人的谈话技巧,并增加工 …… 此处隐藏:370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