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主讲人: 主讲人:刘朴兵博士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 早在尧舜时期, 早在尧舜时期 ,就有谋于四岳的拾遗补阙制 对重大政务,尧舜都要咨询四岳的意见。 度。对重大政务,尧舜都要咨询四岳的意见。
临汾尧庙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运城舜陵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 夏有“三正” 四辅臣” 三老五更” 夏有 “三正” 、“ 四辅臣” 、“ 三老五更 ” 等号称辅弼的宗亲贵族。随着历史的发展, 等号称辅弼的宗亲贵族。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 凡是居于辅政地位和位于从“ 的大臣, 凡是居于辅政地位和位于从“公”的大臣,都有 拾遗补阙的谏诤责任。 拾遗补阙的谏诤责任。 历代都有朝会议政、廷议、集议、 历代都有朝会议政、廷议、集议、会议等制 参加者或为宰相会议、或为九卿会议, 度,参加者或为宰相会议、或为九卿会议,或为 群臣集议,或为有关部门商议, 群臣集议,或为有关部门商议,都对决策起到参 考和监督作用。 考和监督作用。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 专职从事拾遗补阙的谏诤官员出现在春秋时 管仲对齐桓公说: 犯君颜色,进谏必忠, 期。管仲对齐桓公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 不避死亡,不重富贵,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为大 不避死亡,不重富贵,臣不若东郭牙, 谏臣。 吕氏春秋·勿躬 勿躬》 谏臣。”(《吕氏春秋 勿躬》) 战国时,赵国“武灵王少,未能听政, 战国时,赵国“武灵王少,未能听政,立博 闻师三人, 三人。 史记·赵世 闻师三人 , 左右 司过 三人 。 ” ( 《 史记 赵世 家》)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 秦置谏大夫,属郎中令,无常员,多至数十人, 秦置谏大夫,属郎中令,无常员,多至数十人, 掌议论。 另有大夫、 谒者等。 大夫掌论议。 掌议论 。 另有大夫 、 郎 、 谒者等 。 “ 大夫掌论议 。 有太中大夫、 中大夫、 谏大夫, 皆无常员, 多至 有太中大夫 、 中大夫 、 谏大夫 , 皆无常员 , 数十人。 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 数十人 。 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 , 秩比八百 太初元年更名为中大
夫为光禄大夫, 石 。 太初元年更名为中大夫为光禄大夫 , 秩比二 千石, 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东汉时, 千石 , 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 ” 东汉时 , 改谏 大夫为谏议大夫, 掌顾问应对, 随诏任使, 无常 大夫为谏议大夫 , 掌顾问应对 , 随诏任使 , 两汉时, 侍中、 给事中、 左右曹、 诸吏、 员 。 两汉时 , 侍中 、 给事中 、 左右曹 、 诸吏 、 散 中常侍、议郎等都有论议之责。 骑、中常侍、议郎等都有论议之责。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 最早的专门谏诤机构为东汉献帝时设立的侍 中寺。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6 中寺。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6人。 曹魏改名为侍中省,设侍中4 曹魏改名为侍中省,设侍中4人,掌侍从及谏 诤谋议。给事黄门侍郎4 掌侍从左右, 诤谋议 。 给事黄门侍郎 4 人 , 掌侍从左右 , 规谏 政治得失。另设散骑省,散骑常侍4 政治得失 。 另设散骑省 , 散骑常侍 4 人 , 掌骑从 乘舆及规谏;员外散骑常侍无定员; 乘舆及规谏;员外散骑常侍无定员;给事中无定 或加官,或正员,掌顾问应对; 员,或加官,或正员,掌顾问应对;谏议大夫为 加官,无定员,掌论议。 加官,无定员,掌论议。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 晋改侍中寺为门下省,将散骑省归属其下。 晋改侍中寺为门下省, 将散骑省归属其下 。 增加通直散骑常侍和侍郎、奉朝清等, 增加通直散骑常侍和侍郎、奉朝清等,谏诤为主 要职责。自此以后,谏诤机构主要设在门下省。 要职责。自此以后,谏诤机构主要设在门下省。 南朝刘宋把原属于门下省的散骑省分出来, 南朝刘宋把原属于门下省的散骑省分出来 , 设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侍从顾问。 设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侍从顾问。 集书省的主要官员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 集书省的主要官员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 员外散骑常侍、给事中、散骑侍郎、 员外散骑常侍、给事中、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 员外散骑侍郎、奉车都尉、驸马都尉、 郎、员外散骑侍郎、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 奉朝请。北魏增设谏议大夫。 尉、奉朝请。北魏增设谏议大夫。
中国政治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