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第二章 合并财务报表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合并 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股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股权取得日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股权取得日后合并利润表的编制 股权取得日后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核心知识点: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第一节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涵义 二、合并报表的种类 三、合并范围的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 主要知识点 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 如何确定合并范围
如何理解“控制”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涵义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 特点(与单独报表比)
反映的对象不同
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信息 (非单个企业)
编制主体不同
企业集团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 (非单个企业)
编制基础不同
单独财务报表 (非账簿记录资料)
编制方法不同
采用工作底稿,编制调整/抵消分录 (非按账簿余额/发生额填列)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
同一控制下 企业合并
股权取得日的 合并报表按编制时间及目 的不同进行分类 非同一控制下 企业合并
股权取得日后的 合并报表合并类型不同, 合并报表也不同
按反映的具体内容 不同进行分类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利润表 合并所有者权益 变动表
两种分类标准合并现金流量表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三、 合并范围
含义: 是指纳入合并报表的企业范围 合 并 范 围
确定基础:
控制
具体界定: 母公司的全部子公司
正确界定合并范围的意义: 完善合并会计的理论体系 避免实务中的主观随意性 提高合并报表信息相关性
重点问题如下……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一)“控制”的含义及其认定定义: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 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认定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
具体认定:
投资方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因而能够控制被投资方的情形
投资方持有半数以上股权但却不能控制被投资方的情形注意辨析 持有股权与拥有表决权 “潜在”表决权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二)母公司与子公司
如果:
甲公司
投资并控制
乙公司
则:
母 公 司
子 公 司
无论规模大小、 无论经营性质是否与母公司相同 母公司所控制的特殊目的实体
都要纳入合并范围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第二节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一、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二、编制合并报表的基础工作
三、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四、关于调整分录
“一体性”原则的理解 主要知识点 统一会计期间、统一会计政策的意义 编制调整分录的目的和方法
工作底稿的
设计和应用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一、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一)以单独报表为基础原则
是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解释了为什么在合并日后的以后各期编报合并财务报表时 需要在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对“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进行调整。
(二)一体性原则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集团内部交易和事项要予以抵销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二、编制合并报表的基础工作
(一)统一会计政策 (二)统一会计期间 (三)提供必备资料
注意:
还要将母公司单独报表中以成本法 反映的对子公司股权投资数据,按权 益法进行调整。 也可以将此项工作在后面将要提到 的工作底稿中进行。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基础工作
开设工作底稿
将单独报表数据过入工作底稿
加计合计数
编制调整分录、抵消分录
计算合并数
将合并数抄入各合并报表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四、关于调整分录(一)哪些调整?为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期间所作的调整
(二)为何调整?实现抵销前的数据基础可比性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将被并方合并前留存收益 中合并方应享有的份额转入合并后主体留存收益
体现权益之结合
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将其 可辨认净资产按合并日公允价值为报告基础进 行调整
满足所选择的合并理念的要求
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结果 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满足实务中长期以来对抵销 分录编制基础的惯性思维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典型例题归纳
【例1】子公司净资产按合并日公允价值为基础报告 ——购买方购买被购买方100%股权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 资产账面价值 500万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 资产公允价值 520万
购买方支付的合 并对价 550万
净资产增值20万
商誉30万
假定只是固定资产 的评估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