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电解池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一、电解原理动画模拟
1、电解原理
在外加直流电源的作用下,电解质的阴阳 离子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叫电解。 明 ⑴电流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根源、 确 动力。 ⑵阴阳离子在做定向运动导电的同 时,也就在两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了新物质;
2、 定义: 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电 两个电极、 电解质溶液、 直流电源 解 组成: 池 阳极: 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电极 出电子,氧化反应。 与外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阴极: 进电子,还原反应。
C、Pt、Au等,不论做阴 惰性电极: 极、阳极,本身都不反应。 活泼电极: Fe、Cu、Ag等,做阴极本身 不反应;做阳极,本身被
极材料
氧化溶解。
3、构成电解池的条件:①直流电源;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 ②电极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④ 形成闭合的回路
[思考]如果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电极反应 式及总方程式?
Pt 熔融的氯 化钠
Pt
电解
4.电解池电极反应规律(阳氧阴还)(1)阴极:得电子,还原反应①电极本身不参加反应 ②一定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争”得电子 (2)阳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①若为金属(非惰性)电极,电极失电子
②若为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争”失电子
重 点
要判断电极反应的产物,必须掌握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离子失去电子而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离子放电顺序:阴离子失去电子而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阳极: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 成阳离子进人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 电。 金属电极(除P t Au) >
S 2->I ->Br ->Cl ->OH ->等含氧酸根离子>F
阴极: 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 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 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Ag+>Hg2+>Cu2+>H+> Pb2+>Sn2+>Fe2+>Zn2+>Al3+>Mg2+>Na+>Ca+>K+
想一想:若以铜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情况又如何?
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明确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阴阳两极附近有哪些离子
根据阳极氧化,阴极还原分析得出产物
[思考]如果用惰性电极电解 Cu(NO3)2或AgNO3溶液呢?
二、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的书写: 例: 写出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电极 反应式及总的电解方程式 C 1、方 法①、首先分析、比较出阴阳极放电离子:
C
阴极:H+ < Cu2+ 阳极: OH- > SO42- ②、然后写电极反应式 :阴极: 2Cu2++4e=2Cu- -4e=O ↑+2H O 4OH 阳极: 2 2
CuSO4 溶
液
③、最后使得失数相等,两极半反应相 加得总方程式;
电解 2Cu+O2↑+2H2SO4 2CuSO4+2H2O (电解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