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适用层次、专业:本科 09环境艺术设计 学 时:72学时 课 程 类 型:考查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先 修 课 程:手绘效果图表现、园林植物
学、环境小品设计与饰品模块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理论与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人性化的空间需要与人的心理和建筑相适应的环境,环境又决定建筑的性质,城市的形态等要素。一个城市或者小区的人居理念总是处于环境之中,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外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设计技能,具有一般的城市广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风景区规划的能力,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达到任务。 知识要求是:掌握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室外开放空间的基础要素。
能力要求是:掌握环境调查与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考虑环境氛围,能够理性的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素质培养要求是:提高学生审美。
前期能力要求: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够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手绘的表现,能运用一定的园林要素和宏观把握设计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因此对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课程的学习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版块,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小区外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实践,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居住区域规划设计》、《装饰雕塑》、《园林植物学》这几门课程有紧密联系,相互穿插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城市开放空间的基础知识( 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开放空间的多样性;理解开放空间的概念;掌握公共空间的含义
与设计要求
【知识点】公共空间的概念、含义与设计要求
【本章重点】公共空间的含义与设计要求,从开放性、空间分类、时代性三个方面理解 【本章难点】开放空间设计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解 【讲授内容】1.开放空间的概念
2.公共空间的含义与设计要求 3.开放空间设计的多样性
【课后作业】考查一个景点(公园或广场),分析其中的主要景观,也可选其中的构成要
素进行分析。做一份调查报告
(二) 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要素( 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所提出的要素;理解发展中总结出的基本
要素;掌握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
【知识点】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成、发展与转型,从城市环境角度分析城市开放空间基本
要素(宏观、中观、微观),从开放空间角度分析的构成要素(宏观、微观、组成要素类型分类),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室内、室外)
【本章重点】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
【本章难点】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中总结出的基本要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为主,向课外时间要效率,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去学
习,并能总结在考查过程中的成果
【讲授内容】1.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所提出的要素
2.基本要素(从发展中总结) 3.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
【课后作业】继续上周作业
(三) 城市开放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 27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各要素的重要性及类型;理解各要素在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常见
形式及存在方式;掌握各要素的搭配和造型应用
【知识点】植物分类,植物配置原则及方式,水体形式及设计要点,山石分类,山石的
配置与形态,地面铺装的材料及方式,地面图案与色彩,雕塑的分类,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及设计要点,公共标识的内容,视觉流程设计的原则,标识设计要点,街亭设计要点,休息设施的功能考虑、内容、设计考虑,照明设施的分类及设计要点
【本章重点】各要素的设计要点
【本章难点】将各种要素的设计要点进行理解后配置在同一空间中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看图片加深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方案分
析并讨论。
【讲授内容】1.植物
2.水体 3.山石 4.地面 5.小品设施
【课后作业】1.继续上周作业
2.临摹广场园建图纸一张。 3.临摹广场铺装图纸一张。
4.对成都某广场测量绘制出广场平面图。 (四) 城市开放空间主要环境分析及设计要点( 2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广场及公园的起源与发展;理解城市广场建设问题,并能
在设计时进行协调,掌握城市广场与公园的分类(层次)与设计分析
【知识点】设计要点城市 …… 此处隐藏:12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