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周武王,①,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②,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③,创国基。……太祖兴,④,号洪武,都金陵。
A.①除隋乱②始诛纣③国大明④嬴秦氏
B.①始诛纣②除隋乱③国大明④嬴秦氏
C.①始诛纣②嬴秦氏③除隋乱④国大明
D.①嬴秦氏②始诛纣③除隋乱④国大明
2.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这一现象反映了商代A.宗法制开始出现B.贵族政治的产生
C.家国同构的特点D.王权具有稳定性
3.“齐人”“鲁人”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4.图1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
A.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C.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5.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B.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
6.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下列各项中,通过分割宰相财政权强化皇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B.唐朝的中书令
C.明朝的户部尚书D.宋朝的三司使
7.读表1可以得出
表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简表(部分)
A.古代行政区的设置趋于灵活B.秦汉行政权主要在地方层级
C.魏晋时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D.清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源头
8.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说明《资政新篇》
A.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B.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D.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
9.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
A.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B.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
10.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这体现了美国
A.抵制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B.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C.在国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D.重视发展美中关系
11.“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文中“今日”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上海等地被迫开放为商埠B.山海关至北京铁路被列强把持
C.列强掀起了中国瓜分狂潮D.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
12.表2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人员组成
表2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1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立法目的是为了推翻君主专制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
C.拉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立法原则
14.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15.《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规定:“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别动队,采取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反映了国民党
A.以敌后为抗战的主战场B.坚持战术的多样性
C.以民众为抗战的主力军D.重视使用游击战术
1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17.据以下大型历史图片展览,推断这次展览所反映的历 …… 此处隐藏:15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