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祢、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棠;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五星红旗 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州七号”的升天,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飘到了奥运赛场,从中华大地升上了茫茫太空!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
A.开国大典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改革开放
3.弹指一挥间,这张合影照片(注:毛泽东左右为西藏地方代表)拍摄至今
已有
A.60周年 B.50周年 C.55周年 D. 45周年
4.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
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
“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5.下列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A.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B.使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D.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1952年底,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改
B.土改中彻底剥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C.1950年土地改革法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D.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注意保存了富农经济
7.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一桥指的是
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川藏.青藏公路
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
地的形成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改革开放初期 D.三大改造时期
9.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10.建国以后,我国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中实行的不同的农村政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土地改革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11.有一首歌唱到:“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解放了生产力 D.促进农村的发展
13.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叫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叫文革
14.建国以来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拨乱反正的深入
C.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5.1980建立的经济特区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重合的是哪一个?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6.春联往往折射着社会的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2年春联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实行人民公社化 D.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1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响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 …… 此处隐藏:228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