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怎样理解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张璐璐
专 业 土木工程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31
学 号 w330401131043
学习中心 嘉兴职业技术中心
2013年 11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命题
2.邓小平理论是实事求是的传承与递进
3.贯彻学习实事求是精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成果
正文: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命题 实事求是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但这一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学界历来重视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和探讨,然而以往的研究工作大多是从毛泽东的语言表述形式溯源其文献出处,而不是揭示其精神实质上的内在关联;从结果上考证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传统材料因素,而不是从起源上揭示传统因素在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在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表达的主要是一种学术上的治学态度,虽然包含着言必有据的求真精神,但在考据学中,却成为一种埋头故纸、脱离现实实际的学风:“虽实事求是,而乃虚之至者也。”显然,毛泽东所阐释的求是”与这种考据学的实事求是是大相径庭的。实际上,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另有其渊源,这就是湘学中的经世务实传统和注重现实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这一传统和精神深深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这一文化性格使得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独具卓识地提出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命题。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以伟大的革命家的勇气,不迷信任何权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还十分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他们的理论。1845年,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恩格斯注意依据实践运用他们的理论。列宁开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他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足同中国共产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以“实事求是”四个字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又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全部内容。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科学地阐释了实事求是丰富的哲学内涵,标志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成熟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是实事求是的传承与递进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新的传承与递进。第一,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进行再概括,并把它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高度。在毛泽东那里,并没有直接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的论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概括为实事求是的应当说是邓小平。邓小平把实事求是看做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述。在邓小平的论述中,曾经三次讲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并且说这是毛泽东的概括。第一次是1980年2月,他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中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第二次是1984年12月,他在《中国是信守诺言的》中说:“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第三次是1985年4月,他在《政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中说:“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就给实事求是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拓展了其范围,把实事求是从一种思想方法提升到世界观的高度加以认识,把坚持实事求是当作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待,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的超越。
实事求是、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实践标准是物的尺度、实事标准,是科学性的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人的尺度、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吏践中必须要求和体现为实事求是、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只有真正做到这种统一,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 此处隐藏:22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