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科研工作的根本任务。本学期体育教科研工作将继续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体育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把体育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二、工作要点
(一)教学研究
1、积极参与市、区级组织的教学调研活动。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将区域性教学研究与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公开课观摩与评价、案例点评、联校合作等多元研训方式,切实提高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注重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努力提升教研水平,以此促进师生的主动发展,在精心落实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各协作片、各学校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为有特色和有成效的教学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推进体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数字化学习,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区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2、提升课内外衔接质量。(1)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带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2)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3)进一步厘定和确认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和学科关键能力,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3、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课程领导能力。一方面依托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体育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各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促进体育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促进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方案,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地实施;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力求
1
在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并发挥基地学校示范作用,及时总结经验和推广工作。
按照xx区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进程。(注:2019年10月将组织xx区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初评,并将在2020年1月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成果评比。)
4、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足球、武术等运动项目进校园要求,各校要进一步制订、完善、实施和落实体育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活动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注:新学年xx区将对部分学校开展调研。)
5、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鼓励有条件单位申报课程基地,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学校体育科学化水平。
6、完善体育学科学业评价办法。明确体育课程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学科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和规范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发挥体育学科测试的导向作用。体育学科学业测试要突出过程管理,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二)教师发展
1、组织xx区小学骨干体育教师参加基本功训练,迎接xx市的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举行全区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业余训练等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快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老师们教育教学水平,学科素养、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2、充分发挥区协作片体育学科中心教研组的骨干指导作用,组织区域之间的学校体育工作交流,构建我区体育学科团结和谐、协同高效的教研机制。
期初召开区中小学体育中心教研组和各校教研组长会议,提高体育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和学科教研能力。进一步完善体育教研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体育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指导各校教研组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3、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体育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市、区、校名师工作 …… 此处隐藏:226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