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
主讲:刘海容 制作:翟清华
学习目标 说明下列名词、概念的含义:把关人、教师 传播行为、学生传播行为、教师的传播心理、 教师的威信、选择性理解、遵从性心理。 阐述教育传播中教师、学生所扮演的角色。 阐释教师和学生的传播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阐释一个合格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阐明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能和思想品德素质要求。 阐述影响教师和学生传播行为的心理因素。 阐述师生互动过程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类型与特点
教育传播中的教师★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一、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什么是“把关 人”?
两个方面理解“把关人”:
□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 □而这种对信息的过滤、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人 ” 把关人——决定内容的取舍 □
2、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者,他是怎样当把关人呢?
教育信息的把关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传播什么,通
过什么渠道传播,主要是由教师决定。
□
教师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管理 者和教材编制者也是教师,只不过是不上讲台的教师, 他 们在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把关人的作用。
□
教育机器扮演教师的角色。也可以是“把关人”。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具有提示作用 即具有提供教学程序的作用,能呈现于正确 反应相连结的刺激 具有传输机制 即具有对信息的结束偶、筛选、认定、反射 等的信息处理机制,能促进产生正确的应。 具有反馈条件 即及时呈现结果。
二、教师的性格特征:
理智型教师意志型教师 情感型教师 组织型教师
(1)理智型教师特征: 爱好读书; 喜欢独立思考; 能创新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
(2)意志型教师特征: 工作精确; 组织能力强; 用命令式的口吻提高自身权 威,对学生要求严格; 在科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 不如理智型教师; 讲课紧凑、目的性强、系统 性强,但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
(3)情感型教师特征: 与学生联系紧密,关怀 后进生; 上课易受学生情绪影响; 容易冲动,缺乏自制 ……
(4)组织型教师特征: 真正的多面手,能把 各方面的才能融于一身 。 如:注意力合理支配 、良好的记忆、了解学 生、有预见性、创造性 、富于感染力……
案例美国彼德森(G.Bateson)等人,在1978年曾作 过一个研究,主要研究一所小学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 教师甲: 优秀教师,有较好的业 务素质,从不发脾气,不用 体罚,愿意花时间教学生 学生(男生) 学
生(女生)
智商都有增加; 工作后的社会经济地位为中高等女生智商有增加; 男生智商有减退; 工作后的社会经济地位 工作后的社会经济地位高 高中低等都有,且比例 中低等都有,且比例相同 相同 男生智商有减退; 工作后的社会经济地位高 中低等都有,但中低等占 比例较大 女生智商有减退; 工作后的社会经济地位 高中低等都有,但中低 等占比例较大
教师乙:能力不错,但偏爱女生
教师丙:
教学能力一般
案例的结论结论:不同的教师对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不仅仅影响 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可以影响他们的将来。 所以教师应当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以便更好地 去教育学生。
★教师的传播行为一、教师的传播行为 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教师的基本传播行为 包括教育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递。备课 上课
(一)教育信息的收集 第一步: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步:选择信息源。
天然的信息源信息源 人工信息源
选择信息源注意以下几点:有用性、可靠性、可加工型、完备性
第三步:考虑信息收集的方法通常所用的几种方法:追溯查找 1、文献检索法 直接查找 循环查找 2、调查法:常用的调查法 (1)普遍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2)访谈法和问卷法
3、测验量表法4、仪表记录法
第四步:进行信息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