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为止的时间。
2) 转换动作时间。测定从主电源被监测到偏差的瞬间起至主触头闭合备用电源为止 的时间,不包括特意引入的延时。
3) 总动作时间。转换动作时间与特意引入的延时之和。
4) 返回转换时间。从常用电源完全恢复正常的瞬间起至一组主触头闭合常用电源的 瞬间为止的时间加上特意引入的延时。
5) 断电时间。测定从各相电弧最终熄灭的瞬间起至主触头闭合另一电源为止的转换 过程时间,包括特意引入的延时。
⑾ 主触头位置。
1) 常用电源位置。常用电源无偏差时电器的触头位置。
2) 备用电源位置。当常用电源被监测出偏差时,使负载电路转换至备用(应急)电 源时电器的触头位置。
3) 断开位置。负载电路不连接任何电源时电器的触头位置,断开位置的起因可以 是负载电路故障引起的自动脱扣或是自动转换功能的有意中断。
3. 选用的一般原则
⑴ ATSE技术参数的选用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海拔高度、温度、湿度、污染程度等),依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选用安全可靠的产品。
⑵ ATSE的开关主体宜满足污染等级Ⅲ级(工业级)的要求。
⑶ ATSE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额定电压相适应,应考虑正常工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或最低电压;ATSE的额定工作电流应大于所在回路的预期工作电流,还应承载异常情况下可能的过电流;ATSE的额定频率必须与所在电源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⑷ ATSE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要求。CB级的ATSE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分断能力,PC级的ATSE应承载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要求。
⑸ 当日常维护及损坏维修仍要确保连续供电时,建议选用旁路隔离型、旁路抽出型ATSE或采取其它相应措施。
⑹ 一级负荷宜采用PC级ATSE,特别重要负荷宜采用一体化结构的PC级ATSE。若干个ATSE链接时,应符合线路保护的要求。
⑺ 当采用CB级ATSE向电动机供电时,应满足电动机的保护要求。
⑻ 市电与发电机转换用的ATSE宜采用PC级、一体化结构、三位式的ATSE。当采用自投自复的ATSE时,自动复归应有适当的延时,延时时间可调,并与发电机停机时间相匹配。
⑼ 当需要自动切断电源、或带高感抗、或大电动机负载转换时,ATSE应采用三位式;其它场所可根据需要选择二位式或三位式ATSE。
⑽ 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合理的ATSE动作时间,且ATSE应能躲过电源电压闪变、瞬变等干扰, ATSE上下级动作时间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配合,ATSE的总动作时间宜参考表7D。
⑾ 三相四线制(0.4/0.23kV)电力系统中ATSE极数的选用原则:
1) 同一接地系统中,带漏电保护的两个电源回路下级的ATSE,三相四线供电应采
用四极ATSE,单相供电应采用两极ATSE。
2) 两种不同接地系统(包括两个不同中性线接地点的TN-S系统)间电源转换的
ATSE,三相四线供电应采用四极ATSE,单相供电应采用两极ATSE。
3) 正常供电电源与备用发电机之间,当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时其转换开关应采用
四极ATSE。
4) 在有总等电位联结的情况下,TN-S、TN-C-S系统除上述三原则的情况外一般不
需要设四极ATSE。
5) IT系统中当引出中性线时,三相四线供电应采用四极ATSE,单相供电应采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