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第五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一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第二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第一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返回页首)
一、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
1、定义:通常又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审慎地利用其
权力,根据对客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有意识地变动政府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
2、财政政策实施的三种方法
①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其对国民收入具有直接的影响。
②增加或减少税收。税收要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影响人们的支出,从
而对国民收入具有间接的调节作用。
③同时等量地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税收。这是平衡预算的财政政
策,其对经济的调节效果是最弱的。
3、财政政策的分类及作用
①两类: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
济。在经济萧条时使用,刺激总需求。
③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支出来调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控经济。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使用,以抑制经济的过热势头。
4、自动稳定器
①概念: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税收和转移支付被称为自动稳定器。
②税收
1)所得税的特点是税率累进制。
2)经济繁荣时期,收入增加税率递增,使得政府税收增长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总需求。
3)经济衰退时,总收入下降,边际税率也随之下降,税收比国民收入有更大的下降,从而有助于缓和衰退,促进经济复苏。
③转移支付
1)社会保障
内容包括失业保险、贫困救济等项目,这些财政支出会转化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当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降低,工资上升,失业救济金和贫困救济金减少,抑制消费增加;当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增加,工资下降,失业救济金和贫困救济金增加,刺激消费增加。因此,具有稳定经济的功能。2)农产品的价格支持
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补贴支持政策,具有稳定经济的功能。当经济衰退时期,总需求不足,农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特点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下降的幅度很大,政府按支持价格给农场主补贴,可以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避免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又增加了财政支出,扩大了社会需求。
④自动稳定器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对经济的调节主要依
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二、挤出效应和财政政策效果
1、挤出效应
①概念: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和投资降低的经济效
应。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使得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减少,结果,证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2、财政政策的效果
①概念:指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度。
②挤出效应和财政政策效果成反向关系。
3、影响挤出效应和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
①当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则挤出效应越大,财政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政策效果越小;反之,IS曲线越陡峭,则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②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则挤出效应越小,财政
政策效果越大;反之,LM曲线越陡峭,则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三、功能财政与公债
1、历史上的预算平衡思想
①强调年度平衡预算
②周期平衡预算
③充分就业平衡预算,即政府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下的净税收水
平。
2、功能财政思想(又称权衡性财政思想)
①反平衡预算思想。
②功能财政的目标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③功能财政思想的内容
1)存在GNP缺口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预算起初有盈余,政府可以减少盈余甚至赤字;起初赤字,可以有更大的赤字。
2)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减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可以产生预算盈余,用以偿还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期留下的债务。
3、功能财政造成赤字的弥补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①多数情况下是赤字。
②常用的弥补办法是公债。
4、公债的利弊
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公债是个累赘
1)国债是加在下一代人身上的负担,是提前支取下一代人的面包。2)举新债还旧债,债台高筑,最终可能迫使政府多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