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10.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上文中第一段主要表现____________之美,第二段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2.(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解析:A.靓妆jìnɡ;B.栉比zhì;C.妍媸chī。
答案:D
2.解析:B.古义:距离,今义:到 去;C.古义:竟然,今义:曾经;D.古义:享用,今义:适合。
答案:A
3.解析:A.“阖”通“合”,全;B.“迨”通“逮”,及、到;D.“冯”通“凭”,乘。
答案:C
4.解析:A.下:名词作动词,掉下;B.觞:名词作动词,劝饮;C.祠,名词作动词,建祠堂祭祀。
答案:D
5.解析:作案:作为几案;今义:进行犯罪活动。
答案:C
6.解析:“作者在前后矛盾的描绘中展现了虎丘独特的风景”错。
答案:A
二、阅读理解部分:
(一)
7.解析:寻:不久。答案:D
8.解析:A.“石光如练”为比喻;C.“音若细发”为比喻;D.“飞岩如削”为比喻。答案:B
9.雅俗既陈 妍媸自别
10.侧面衬托唱者歌唱艺术的高超和独特的魅力。
11.歌声 风景
(二)
12.
(1)主旨: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