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8讲 城乡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陈传波 中国人民大学 chenchuanbo2008@http://www.77cn.com.cn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主要内容
1. 二元结构 2. 刘易斯模型
主要内容 政策含义及缺陷
3.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4. 托达罗模型
三元结构 主要内容 政策含义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1. 二元结构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是统一的,每种生产要素只有一 个价格,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刚刚发育,零碎且相互分 割,一种要素往往有几种乃至更多的价格 1954年,刘易斯提出二元结构理论对此进行了概述,并因 此获得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发展是由传统向现代部门的转换。劳动从传统向现代 部门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传统部门存在大量剩 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在没有成本或很小机会成本的 情况下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 现代部门吸引劳动的规模受资本供给约束,资本积累是经 济发展的发动机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
传统部门
以传统自给自足农业为主,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投入;落后的 生产技术并长期不变;受土地数量的限制,边际收益递减, 贫困却面临高风险 依靠家庭劳动力,总产出不通过利润和工资来分配,而是在 户内分享。 难以课税,缺乏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存在 非正式制度安排替代上述正式安排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以资本和劳动作为主要投入,按资本主 义方式来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特点;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 产品主要用于销售;生产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
现代部门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不同的工资水平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
农业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我雇佣,工资就是收入 农业工资水平很低,仅能维持生存(生存工资) 原因:一是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二是马尔萨斯 的人口规律,即只要人均收入水平超过最低生存费用水 平,就会刺激人口增长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下限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
建立和发展现代部门需要从传统部门吸引一部分劳动力,因此 工资水平不能低于传统部门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传统部门30-50%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部门工资比传统部门高30-50%
城市生活费用高于农村(房租、交通等) 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由自由、散漫的工 作和生活变为高节奏、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 必须提供足够的引诱 工人能够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要求提高 工资水平 工业部门生产率高于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 贡献率高于农业部门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效率工资理论
高工资会提高职工的食品消费,从而有更强健 的体魄与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在难以完
全监督工作过程时,高工资会诱使工 人更努力地工作。企业对工人最严厉的惩罚是 开除,但如果工资没有竞争力,开除并不会成 为使工人增加努力工作的动力,如果企业支付 的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它提供 的岗位就有了价值,工人会珍惜这份工作,更 加努力工作。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效率工资理论(续)
企业支付较高的工资可带来劳动力质量的良性 提高,能力高的工人会等价而沽,持有较高的 保留工资,当企业提供高薪时,这些有能力的 人就会去应聘,这样申请的人才库的平均水平 上升,录用的平均素质也跟着上升,最后提高 企业的效率。 高薪会培训起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激发职工的 积极性,反之低工资与待遇产生抱怨,怠工甚 至罢工。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剩余劳动力
产 出
C
Q
MP=MC=W MP平行于OQ切于C点 w L=E时农业生产利润最大化 E B A O 劳动 L≥B 时,MP=0 由于此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0,工人人数的增加对产 出没有任何贡献,A至B之间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 原因:土地数量有限;同时家庭是主要生产单位,家庭是 无法解雇家庭成员的,虽然A至B之间的劳动力对产出没 有贡献,但参与分配 大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特征 农业本身的二元性:土地分配高度不均,大地主用资本密 集方式生产,同样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收入分享
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接近零,为什么还会被雇用?他 们的工资为零吗? 经典经济学:企业家雇佣劳动力直到边际产出与工资相等 为止。 传统与现代部门生产组织上的差别 现代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工资支付看做生产成本, 计算利润时必须从总收入中扣除 家庭农场看重总收入,收入可能会被家庭成员平均分配 家庭不能解雇家庭成员,工资不是通常意义的工资(边 际产出,即最后一个工人的产出),而是平均产出 收入分享:如多雇用仆人,社会名声和慈善作用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隐蔽失业
E与B点之间的劳动力,虽然边际生产力大于0, 但MP<W 因此他们处于隐蔽 …… 此处隐藏:82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