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学生做出各种猜测)
板书(投影):
“一、实验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1、提出问题: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到底那种猜测是正确的呢?显然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的这样简单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给学生介绍桌面上的器材,注意强调:激光束一定不能直射入眼睛。)
板书(投影):“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1: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2、光射到镜面上,改变方向,发生反射,并画出光传播的径迹。3、将激光束射向玻璃,观察光束的传播路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光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玻璃中的传播,并演示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得出初步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2,得出初步结论:光遇到其他物体,在界面处发生反射。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3得出: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在玻璃面改变方向,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进入玻璃,发生折射。
投影:学生所画的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径迹。
教师总结: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物理学中引入了光线,光线就是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画法:注意:①光是真实存在的。
②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
师生交流讨论,得了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板书(投影)〉 路径 方向
板书(投影):“二、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光现象”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你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哪些常见的光现象呢? 板书(投影):“1.影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