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山东事业编考试真题,有答案详解奥,备考的朋友们有福喽~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BCD 3.ABCD 4.ACD 5.ACD 6.ABCD 7.ABD 8.ABD
9.AC 10.ABD 11.ABC 12.AC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 17.BCD 18.BC 19AB 2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解析】分配主体在分配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5.×【解析】党章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6.×【解析】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把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和介子三类。
7.×【解析】党委的派出机关,由县级以上党委派出,根据党委授权负责本地或本系统的工作,成员由派出它的机关任命,一般不能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不是一级党的组织。
8.×【解析】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是美国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
9.×【解析】真理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任何真理超出一定程度和范围就不再是真理。
10.√
11.×【解析】割让香港岛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12.√
13.×【解析】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4.√ 15.√
16.×【解析】巴黎公约的原则规定的专利保护原则是: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专利和商标独立原则。
17.×【解析】大跃进是单一的战略发展模式。
18.×【解析】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灵敏的调节手段是利率。
19.×【解析】报刊的监督是舆论监督,而不是法律监督。
20.√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人办事、谋取利益,而非法索取、收受行贿人财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有:①犯罪主体(接受贿赂的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②客观行为上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方便条件为行贿人办事,谋取利益,并非法索取或者收受行贿人财物的行为。③受贿罪是故意犯罪。受贿人的直接目的在于接受行贿人的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于某等三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为外商谋取利益,而收受外商贿赂的财物,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构成了受贿罪。为了严肃国家法纪,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纯洁干部队伍,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对贿赂犯罪必须坚决、严厉制裁。
2.【答案要点】我国《宪法》规定,婚姻、家庭、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为了维护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平等权利,刑法第260条规定了虐待罪,凡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强迫过度劳动或者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上或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皆可构成本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与被虐待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之中,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才能构成本罪。对于本罪的行为人来讲,其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其对被害人实施的各种摧残、折磨手段及其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至于其行为的动机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重男轻女虐待女儿、对非亲生的子女厌烦、嫌弃老人等,司法实践中,往往把动机是否卑劣作为情节是否恶劣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