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多选题
它包括_11.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
_和物理地质现象(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6分)
(A) 地形地貌
(B)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 地质结构
(D) 水文地质条件
参考答案:A,B,C,D
2. 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_2_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6分)
(A) 工程地质条件
(B) 建筑物
(C) 工程地质问题
(D) 地质体
参考答案:A,B
3.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3_(6分)
(A) 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B)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C)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
(D) 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参考答案:A,B,C,D
4. _4_对工程地质条件形成起关键作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是工程地质条件形成的主导因素。(6分)
(A) 大地构造环境
(B) 自然地理环境
(C) 人文环境
(D) 工程活动
参考答案:A,B
5. 区域稳定性研究基本内容包括了地壳及其表层的_5_各个方面与各种表现形式。(6分)
(A) 结构
(B) 组成
(C) 动力条件
(D) 动力作用
参考答案:A,B,C,D
6.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_6_。(5分)
(A) 自然历史分析法
(B) 数学力学分析法
(C) 模型模拟试验法
(D) 工程地质类比法
参考答案:A,B,C,D
7. 区域稳定性级别划分是在区域稳定性各因素或条件工程地质研究评价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是考虑地震作用,其次是考虑山体及地表稳定性和地震对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按稳定性程度通常可划分为_7_不同级别。(5分)
(A) 不稳定
(B) 次不稳定
(C) 基本稳定
(D) 稳定
参考答案:A,B,C,D
8. 结构面是在建造和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其空间分布与特性与其成因类型密切相关,故可按成因进行结构面分类。一般可分为:_8_和表生结构面。(5分)
(A) 沉积结构面;
(B) 火成结构面;
(C) 变质结构面;
(D) 构造结构面
参考答案:A,B,C,D
9. 活断层在时空域内运动的参数有_9_。(5分)
(A) 活断层的产状
(B) 断距
(C) 错动速率和错动周期
(D) 活动年龄
参考答案:A,B,C,D
10. 根据介质断裂特征和构造应力状态的不同,可将地震分为_10_。(5分)
(A) 单一主震型
(B) 主震-余震型
(C) 前震-主震-余震型
(D) 群震型
参考答案:A,B,C,D
填空题
(1). (2). 参考答案: 地震烈度
(3). 参考答案: 震源深度
外动力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及其对13. 是指在内、
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5分)
(1). 参考答案: 区域稳定性
14. 李四光倡导的“安全岛”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在地区,寻找活动相对微弱的“安全岛”。(5分)
(1). 参考答案: 现今构造活动强烈
15. 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
(5分)
(1). 参考答案: 地震效应
16. 活断层在时空域内运动的参数有活断层的产状、长度、
、错动速率、错动周期和活动年龄等。(5分)
(1). 18. 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波前时的方向一致,一疏一密地向前推进,其振幅小、周期短、速度快。___(12)___ 是上震源向处传播的剪切波,质点振动与波前进的方向垂直,传播时介质体积不变但形状改主,其振幅大、周期长、速度慢,且仅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5分)
(1). 参考答案: 纵波
(2). 参考答案: 横波
19. 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或震源物理过程,称为,它可以通过多个地震台的地震记录图来确定。(5分)
(1). 参考答案: 震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