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校对版
7.不记人过★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司马光《涑水记闻》)
,有朝士6于帘内指之曰:“是7小子亦参政耶!吕蒙正相公1不喜记2人过3。初4参知政事5,入朝堂入朝堂,于帘内指之曰: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8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9怒,令诘10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11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为不闻而过之。其官位姓名,罢朝,同列犹不能平,问12。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13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14。】【注释注释】
:古代对宰相的称呼1.相公相公:11.止:制止
“才””2.记:记着;3.过:过失;4.初: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相当于“、“刚刚刚刚”
7.是:这8.佯:假装
13.固:还;14.量:度量,气量
:5.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副宰相
6.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
9.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10诘(jie):追问,责问
12.穷问:彻底追究,穷:彻底;问:追究
【译文】
宰相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同朝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当上副宰相?”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吕蒙正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吕蒙正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于是吕蒙正制止了(同事的行为于是吕蒙正制止了(同事的行为),不让(那位同事)查问。下朝以后,他的同事们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况且)不予追究,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况且)不予追究,。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肚量,气度)
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该宽宏大度,有不记个人得失的胸怀。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因为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该宽宏大度,有不记个人得失的胸怀。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因为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使人厌恶。使人厌恶。吕蒙正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
【文言知识】穷
1指“尽”。》,更上一层楼。”又,。○如《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帝欲使其言穷”,意为皇帝想让他把话说尽意为皇帝想让他把话说尽。由“尽”,2又指“走到尽头”。如《桃花源记。○》,上文“悔不穷问”中的“穷”指“彻底”,意为懊悔没彻底追问意为懊悔没彻底追问。桃花源记》:“复前行复前行,
欲穷其林。”它还解释为“困窘”、“贫困”等。
8.欲食半饼喻★
(选自《百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
,因其饥故2,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3,便4得饱满,其人恚悔5(嗔恙6),以手自打,譬1如有人如有人,食七枚煎饼。得饱满,以手自打,而作是7言:“我今8饱足9,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徒自捐10弃,设11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注释注释】
1.譬:假如
2.故:原因
3.已:停止,完毕
4.便:就
5.恚悔:恚,忿怒而懊悔;6.嗔恙:责怪自己有病11.设:假如,如果
)8.今:现在7.是:这(是是:这(是)
9.足:吃饱;10.捐弃:浪费
【译文】
,因为他肚子饿的缘故,买了七块饼吃。当吃到六块半饼时停止了,就觉得已经吃饱。他责怪自己有病,比如说有一个人比如说有一个人,因为他肚子饿的缘故,买了七块饼吃。当吃到六块半饼时停止了,就觉得已经吃饱。他责怪自己有病,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都白白浪费了!假如知道这半个饼能吃饱,我用手打了自己,却说:“我现在我现在吃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