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2016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九)附答案

时间:2025-05-14   来源:未知    
字号:

2016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九)

赵明湛整理于太原

81、下列古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对偶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代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比喻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拟人

82、下列古诗词运用的抒情方式(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

A、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借物抒情

B、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直接抒情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情于景

D、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托物言志

83、下列古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起兴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联想

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想象

D、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象征

84、下列古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

A、“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对比

B、“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白描

C、“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北。”——渲染

D、“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sāo)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抑扬

85、下列古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

A、“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ǚ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烘托(侧面)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衬托(乐景衬哀情)

C、“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衬托(虚实相衬)

D、“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衬托(动静相衬)

86、下列古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叠词

B、“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重章叠句

C、“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典故

D、“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意象组合

87、下列古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夸张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排比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倒装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互文

88、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下面对“宋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按字数长短分,词大致可分单调 (58字以内)、中调 (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B、按段落分,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小令;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C、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柳永是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D、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长短句”,宋词也是诗的别体,也有人称其为“诗余”。

89、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面对“唐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分为绝句、律诗两种,有“歌”、“行”、“吟”等三种载体。

B、“初唐四杰”是指唐初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的合称。

C、唐代边塞诗派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以高适、岑参、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

D、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

90、王国维是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提出做学问“三境界”归纳正确的是:( )

A、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辛弃疾《蝶恋花》。

B、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又名《蝶恋花》)。

C、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晏殊《青玉案·元夕》。 …… 此处隐藏: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6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九)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