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普通话的方法
浅谈农村教师如何说好普通话
来源: 陇南报 2008-11-22 15:29:00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农村学校却普遍存在着用方言讲课的习惯,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多方面的影响,更对自身是一种挑战。面对教师必须坚持教师资格证上岗的今天,第一关要过的就是PSC的测试,这对年龄稍大一点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说好普通话,结合自身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大多数教师由于口中带有方言土语,便羞于启齿。对于这种情况应采用把思维与普通话训练相结合,每有思考便用普通话说出来;闲暇时可在心里默练,在心里说普通话,也可在空闲看书读报时小声读,自我感受、纠正误音。
二、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策略。刚开始可先读标有升降轻重符号的材料和注音材料,而后听录音复读,在此基础上选读各种体裁的文章,要从字、词、句入手,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如停顿、快慢、升降变化等,这样就会在语气、语音、语调诸方面不断趋于完善。
三、利用音响材料进行正音训练。看电视新闻和多听广播节目以及名家演讲,仿说名家的语音、语调是提高普通话纯度的重要途径。
除以上几点外,创设一个环境,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则是很重要的一点。大部分年龄大一点的教师,由于说不好,干脆放弃开口,而刚毕业的中师生在校就读时说,回到地方由于前辈的影响,走上讲台后便惯用方言使之原本说得不错的普通话“还原”。讲普通话归根结底是个实践过程,既然开始说普通话了,就应坚持到底,不仅课堂上讲普通话,课外也要讲;生人见面讲普通话,老乡见面也要讲;在校读书时讲,回家乡走上讲台后更要讲,提倡人人都说普通话,这样坚持下去,相信普通话水平就会有一定的提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