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第六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

时间:2025-05-11   来源:未知    
字号:

第6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

内容提要 概述 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心境障碍的病因 心境障碍的治疗 自杀及其干预

一、概述 基本概念 情绪(Emotion)受一定意识影响的一种心理状 态。与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否满足有关 (weather)。 情感(Affection)对事物的好恶态度、道德性。 受社会关系的影响。爱国(情感)----怒火(情 绪) 心境(Mood)是一种持续、微弱、不受意识控制 较广泛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状态 (climate)。

正常的情绪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 愉快--高兴--欣快--欢喜--狂喜--消魂状 态 愤怒--暴怒 沮丧--伤感--忧愁--悲哀--悲痛 紧张--惊慌 害怕--恐惧--恐怖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 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是指 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 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临床 上主要表现为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伴有 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精神 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 反复发作的倾向,经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 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可有残 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1896年Kraepelin 首次将两组外表 完全相反而本质 却相同的躁狂症 和抑郁症归为一 种疾病,并将其 命名为“躁狂抑 郁性精神病”。

关于单相与双相问题的讨论§ Kraepelin按病程特点把躁狂症与抑郁症合成一个病种— —躁郁症。 § 1962年,Leonhard初次提出异议,主张分成单相、双相两 类。轮流表现为躁狂及抑郁者称为“双相”;而只表现为 躁狂或抑郁者称为“单相”。 § 1966年,Angst与Perris更改其意,把凡有躁狂表现者, 不管有无抑郁,均称为“双相”,其理由为抑郁相或许较 轻,或许较短,但必然存在,而把单纯抑郁称为“单相”。 § Dunner等主张把双相病例进一步分成Ⅰ、Ⅱ两型;前者躁 狂较为明显,而后者为轻躁狂。

§ 近年有许多学者对“单相”抑郁提出质疑,通过随访不少 “单相”患者,竟有1/3出现了躁狂,变成“双相”。看 来似乎又回到Kraepelin的观点。

流行病学情况– 心境障碍 我国1993年在7个地区的调查:– 情感性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0.52‰ – 终生患病率:0.83‰

– 抑郁症 月患病率:美国5.2%,英国5.9-7%(世界精神科联合 会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保守估计,抑郁症时点患病率3% 据此推算,我国的现患人数约3600万

据WHO统计,全球约1.2~2.0亿抑郁症患者 美国1984年终生患病率4.9% 1994年共终生患病率17.1% 1996年(WHO)在中国调查有20%的人有 抑郁症状(7%的重型抑郁

)

抑郁障碍:成年女性与男性比例为 2:1 双相障碍男女之比1:1.2 双相障碍的起病平均年龄为30岁,抑郁症平均 年龄为40岁,躁狂发病早在16-30岁之间, 女性更早。

二、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心境障碍的分类 临床描述 诊断

1.心境障碍的分类 DSM-Ⅳ的分类 抑郁症 躁狂症 双相障碍 CCMD-3的分类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持续心境障碍

2.临床描述 抑郁症 躁狂症 双向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

躁郁症 名人展

Jeremy Brett (1933-1995)经典案例

第六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