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利弊与得失
经济学人:中国加入WTO利弊与得失
【多维新闻】十一月廿日经济学人周刊的文章指出:中美签署双边协议,已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开启大门,这将是北京当局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二十多年来,所作的最大胆承诺。
在这场漫长的谈判中,中美双方领导高层都作了一个政治赌博。对柯林顿而言,在历经一连串的外交挫折后,他殷切地希望,将中国拉入WT○能巩固美国对中国的「再接触」政策,并能成为他个人在外交政策上的一大胜利。
中共领导高层的政治赌注可能更大于美国。江泽民及其党内「改革派」的同志们,所要面对的挑战,将远远激烈于白宫当局与美国国会的角力。而数个月来,地位始终饱受威胁的朱熔基,竟在谈判最后时刻现身干预,更是大胆之举。也许,他已精密地算计过,如果中国不加入WT○,那他的经济改革路线终将遭到政敌推翻,但只要加入WT○,那就可以确保他的改革路线将会永久而不可动摇地执行下去。
然而,加入WT○在短期内势必为中国大陆带来更大的痛苦,地方保护的撤销尤其来得迅猛;如果幸运,加入WT○后外资的涌入,以及新增的就业机会将会迅速添补。只是目前看来,中国领导人对承受这些痛苦的准备,显然还十分不足。
当然,WT○会员资格最关键的作用还是在拓展外贸,而不是启动内部改革。因此,部份观察家认为,在中国大陆外贸畅旺的情形下,北京当局实在不用急于一时加入WT○。毕竟,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出口总值平均每年都以一五%的速度增长;进口每年平均增幅也达到一三%。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越了日本在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七三年的外贸黄金时期。
不过,这样的见解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全貌,日本在一九五五年已跻升全球第九大出口国,但中国却是在改革十五年后的一九九二年才进入第十大出口国;至今,人均所得也仅有七百七十三美元,依然是一个孤立而贫穷的国家。
事实上,中国大陆过去大部份的改革进程,都只是在恢复在毛泽东时期遭到破坏的贸易机制。在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之前,中国的外贸在一九二八年曾经达到一个高峰期,进出口总量占全球二.三%,这个份额中共直到一九九三年才超越。
但也不能因此小看中共的外贸成就,中国大陆今年仅仅对美国市场出口就可能达到七百亿美元,而一九七八年,这个数字却还不到三亿三千万美元。目前在美国市面上的玩具,每三件就有二件是在中国大陆生产。世界银行估计,三分之一全球销售的手提箱及背包是在中国大陆生产的;此外,还有四分之一的玩具及八分之一的鞋类和成衣。
中国大陆拥有源源不绝廉价而熟练的劳动力,当这个优势与熟悉西方流行趋势的台湾及香港采购商相结合时,中国大陆就足以展现它的竞争优势。当前,中国大陆在低阶、讲究上市时效的工业制成品上,几乎是所向无敌的。
然而,中国大陆的外贸发展依然受到管制,最大的制约主要是在向已开放国家出口纺织品上。受到纺织品多边协议的限制,中国大陆占有全球纺织品份额始终只能维持在一七%。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一九九三年,中共销往欧美的纺织品大量面临非关税障碍。此后,美国和欧洲
中国加入WTO利弊与得失
并对中国大陆的丝制品、鞋类、玩具、厨房用品施予新的配额。而所有这些限制,在中共成为WT○会员后,都将撤除。
无疑,中国的贸易前景将因中共加入WT○而大幅改善,但长期而言,还有赖于良好的国内经济结构支撑。
几乎对所有部门而言,加入WT○的冲击都将是十分深刻的。就以农业为例,中方承诺将农产品关税大幅调降到一四.五%,低关税农产品的进口配额也将扩大,其结果将使得中共无法再维持国内高于国际水平的小麦价格。高品质小麦进口的激增,最终将迫使华北农村转作蔬菜和水果,从而更有效地运用稀少的土地和水资源。
工业部门也难逃冲击,而汽车将是首当其冲的部门。中国大陆一百二十家大小汽车厂,生产分散而缺乏效率,长期受到高关税和地方主义的保护。在加入WT○之后,现行高达百分之百的汽车关税将下调到仅仅二五%,同时外商也被允许从事汽车贷款业务。除非中国大陆的汽车制造商能将成本压缩四○%,否则将无可避免地面临倒闭的厄运。
事实上,纵使是获利的部门,国有企业的份量也将大幅减缩。中国大陆的电讯业一向受到当局小心呵护,主管的信息产业部长吴基传不久前还一再警告说,不准外商涉足大陆网路业。然而,在中共加入WT○后,外商将被允许拥有四九%的基础电讯和网路业股权,两年后将可提升到五○%,并拥有经营权。
假以时日,加入WT○后最根本的冲击将会发生在金融业上。两年后,外商银行将被允许与本地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五年后可经营个人业务,地域的限制也将撤销,这对中国大陆本地银行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中共中央银行逐渐放松利率管制之后,外商银行的竞争力将会大增,如此势必引发中国大陆银行体系的金 …… 此处隐藏:35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