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诉讼与仲裁实务1

时间:2025-05-10   来源:未知    
字号:

诉讼与仲裁实务诉讼原理

诉讼的基本条件P5 诉讼的基本条件P5一、法律事实(一)行为 (二)事件 构成条件: 1、有冲突的主体 2、内容有违反法律的规定 二、当事人 三、司法机关

诉讼的种类P7 诉讼的种类P7 一、刑事诉讼(一)公诉案件 (二)自诉案件——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了自诉案件 的范围,(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 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 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 件 。具体范围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了三类案件的具体 范围: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 1.侮辱、诽谤案,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3.虐待案;4、侵占案。 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 件包括: 1.故意伤害案;2.非法侵入住宅案;3.侵犯通信自由案;4. 重婚案;5.遗弃案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但严重危害 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识产权案,但严重 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规定 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案件。

二、民事诉讼P8 (一)确认之诉——指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 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讼 。 确认之诉就是要求确认权利关系或法律关系之诉,承认这 种请求的判决被称为确认判决。确认之诉有两个主要特点: 1、一方当事人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不是要求法院判令 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而是要求法院明确某一 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 2、法院对确认之诉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没有给付 内容,不具有执行性。“确认某物的所有权人为原告”、 “确认某法人的代表人为原告”等等就是确认之诉的例子。

(二)给付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民事义务之诉。给付之诉以请求履行的义务 是否到期为标准,分为现在给付之诉和将来给付之诉。 给付之诉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1、当事人提起给付之诉的目的,在于请求法院判令对方 当事人履行一定的民事义务。 2、给付之诉具有执行性,即法院作出的给付判决生效后, 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的要

求履行义务,否则法 院将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强制执行。

(三)变更之诉——指当事人要求改变或消灭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 双方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某种法律关系,比如共 有关系、婚姻关系等,可以基于一定的事实和行 为而变更或者消灭,如果双方当事人对某种法律 关系是否保持存续发生争议,诉诸法院,要求予 以变更,就是变更之诉。

三、行政诉讼 ——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 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 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在我国, 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称为三 大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二)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三)行政诉讼的原、被告具有恒定性(行政诉讼的原告恒定为 行政诉讼的原、被告具有恒定性( 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的被告恒 定为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定为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当行政机关 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是作为行政主体,而是作为管理相对人时, 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是作为行政主体,而是作为管理相对人时, 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原告。 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原告。 )。 (四)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五)行政诉讼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确保 行政诉讼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1、联系 第一,行政诉讼解决的相当一部分行政争议成为解决民事争议的 前提条件。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处理行政争议时,有可能也有必要一并 解决与此相关的民事争议,这就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它体现了诉讼 经济原则,便于当事人双方解决争议,也可以避免出现一事多判的矛 盾结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行政争议的先决性或行政行 为合法性的审查问题。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应当中止,等待行政诉 讼的判决结果。 第二,当事人因不服行政违法侵权行为提起的赔偿诉讼既有行政 诉讼的特点,也兼具民事诉讼的特点。 第

三,法院处理行政争议案件 …… 此处隐藏:15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诉讼与仲裁实务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