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在城域网中进行PTN网络建设的模式

时间:2025-05-14   来源:未知    
字号:

ENGINEERING AND DESIGN

TELECOM ENGINEERING TECHNICS AND STANDARDIZATIO

N

在城域网中进行PTN网络建设的模式

李疆生1 徐彬2 张强强2

(1 北京国电通信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761)(2 北京通畅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68)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城域网采用的SDH组网模式与PTN技术组网比较,论述了PTN组网技术的优势,并结合PTN

网络技术的特点,对PTN关键技术加以阐述。针对今后数据业务接入需求的快速增长,提出了一些在城域传输网络中建设PTN网络的模型建议。希望能对城域传输网络的规划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 PTN T-MPLS PBB-TE

1 PTN技术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网络建设,国内各大通信运营商的城域传输网已具有相当规模,大部分采用的是SDH的网络架构。它是由一些基本网元组成,在传输媒质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分插及交叉连接;具备上下电路简单、灵活的功能;由统一网管系统进行业务配置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其优点在于网络接口统一规范;有着优秀的指针调整功能;可容纳多种数字信号,具备良好兼容性。并在SDH设备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完成日常网络和业务的分析、配置,能对网络及其业务进行测试和故障管理,使得网络具有很好的OAM能力。

虽然SDH网络有着众多的优点,但早期建设的城域网络大部分为基于电路交换的SDH/MSTP网络,是以TDM业务为主、以太网数据业务为辅的架构,其拓扑结构以环网和链型为主,采用“刚性管道”方式配置业务传输。随着近年来通信网络所承载业务的巨大变化,使得运营商城域网中承载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各种IP数据接入需求不断增加。面对无线数据接入、视频多媒体以及以太网数据等具有非对称性和不可预测特点的大

数据量IP业务,原有SDH/MSTP网络的不足之处变得更加明显。扩展性较差;流量控制、拥塞控制能力不强;带宽利用率较低;网络抗多点故障能力差等方面的缺点都无法适应未来3G/LTE和全业务的承载,难以满足灵活、高效、多业务统一承载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发展需求。

基于分组交换内核并融合传统传送网和数据通信网技术优势的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技术,不但继承了面向MSTP网络的优势,同时具备了以太网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未来业务的承载能力。PTN保持了传统SDH/MSTP网络的端到端OAM管理能力,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满足时延、抖动和保护倒换时间要求,通过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可实现根据不同业务的QoS机制,提供灵活的SLA服务;具备带宽统计复用能力,在面对突发性强、流量不确定的3G/LTE基站、IPTV、以太网等IP数据业务的接入时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具有面向连接的传送特征,支持端到端多种业务颗粒组网,提供了适用于承载高品质多媒体IP数据业务的“柔性”传输管道;支持1588v2协议的时间同步信号传送,还可以通过引入控制平面提高网络灵活性。这些技术优势是目前传统以

70

ENGINEERING AND DESIG

N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太网和SDH/MSTP等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PTN设备提供传统语音业务在内的各种业务接口,可有效应对城域网汇聚接入层IP化业务量大、突发性强的特点,完成接入业务的收敛和传输,非常适用于承载高QoS需求的IP化业务。借助于它在业务接入的灵活性、二层收敛、统计复用的优势,可解决城域传输网汇聚接入层面上的业务,完善全业务的接入和数据传输。

术,OAM能力很弱,内部不支持流量工程。

PBB-TE技术是在MAC in MAC(IEEE 802.1ah)基础上的扩展,在已有的以太网标准之上进行了改进,去掉了复杂的泛洪广播、以太网MAC地址学习和STP协议等传统以太网功能,所有地址都在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完成,不再由交换机自己建立,从而避免了广播包的泛滥,链路性能完全由服务商进行控制。

PBB-TE通过网络管理和控制协议进行静态隧道的

2 PTN的关键技术

2.1 T-MPLS

T-MPLS技术沿袭了现有电路交换传送网的思想,采用与其相似的体系架构、管理和运行模式,结合了L2和L3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T-MPLS可以看作是基于MPLS标签的管道技术,利用一组MPLS标签来标识一个端到端的转发路径。它利用PW(伪线)技术进行多业务传送,去掉了MPLS数据面不必要的转发处理,比如PHP、ECMP、标签合并和精细的包丢失处理,吸收了PW多业务承载、TDM业务仿真技术,增加了传送网的OAM和保护倒换机制,可提供线型保护和环型保护,具有兼容分组交换、TDM/波长技术的通用的分布控制面ASON/GMPLS。

T-MPLS由数据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组成,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转发数据业务,克服了以往IP业务无连接、无QoS保障的缺点。其中的数据平面主要是根据T-MPLS标签进行分组的转发,提供端到端的信息传送、OAM和保护;管理平面负责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整个系统的协同操作;控制平面提供端到端的连接,选路由、执行保护和恢复、自动发现等功能。

连接配置、增强了电信级OAM功能,将无连接的传统以太网改造为面向连接的隧道技术。通过网管预先定义好的隧道来转发信息和规划流量,从而为流量控制、接入控制和业务控制、快速保护倒换以及端到端的Q …… 此处隐藏:724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在城域网中进行PTN网络建设的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