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19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舞台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三次改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什么样的潮流呢?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都是成功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揭晓为什么梦醒时命运已不同?请同学们探讨第二个问题:
二. 梦醒命运已不同
★同样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样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样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
国际环境:19世纪中期的俄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棉纺织业中已出现及其工厂。 日本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主要侵略中国。
而戊戌变法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略加剧,要求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所以当时中国改革的外部阻力是最大的。
国内社会背景,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来看。请一位同学来比较。
经:出现机器生产;政: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首的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日本:经:资本主义发展政:封建专制不强, 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政: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虽然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但相比下,中国国内的改革环境最为不利。
准备:俄国首先在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然后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等条件成熟则公开化,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广泛采纳各地方案拟订改革法令。 日本:在明治政府建立前的活动风起云涌连续几十年,不但在思想上、军事上,而且在人才上、经济实力上等都为明治维新做了充分的准备。再看中国
戊戌变法从1895共车上书开始,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前后一共只有三年时间,除了在全国一些地方组织了强学会和出版了一些报纸为变法做宣传外,既无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准备,也没有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所以准备越充分的改革越容易获得成功,缺乏必要准备的改革难免失败。
领导力量:同学比较。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只是一个脆弱无能的皇帝和几个没有丝毫从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