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名词解释(11)

时间:2025-07-14   来源:未知    
字号:

非常详细

未名社

1925 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主要成员有韦素园、台静农等。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是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创作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主要作品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国剧运动

1926 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

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的倾向;在戏剧表现上,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

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

11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名词解释(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