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作业2
姓名:陈振胜 学号:201002084164
重庆农民工微博讨薪 民工苦,民工累;
背井离乡把钱挣,累死累活大半年;
老板差我万多元,拿着字据去要钱;
恶人不给反出拳,钱未要到鼻骨断;
相关部门都求遍,推来推去谁人管;
七旬父母徒哀叹,血压气高住了院;
家中妻小苦苦盼,几月无钱生计难;
茶饭不思泪流干,民工讨薪实在难!
问青天在何处,讨回血汗钱!
——来源:讨薪寒腾讯微博
12月8日,网名为讨薪寒的重庆农民工,在大渝网微博讨薪投诉称被老板欠薪万余元,拿着字据去讨薪却被打断鼻骨,之后在女婿替他开通微博,并替他写下了这首红遍网络的讨薪诗,被网友称为“微博讨薪第一人”。之后媒体不断跟进此事件,网友抱团送温暖,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并有许多人实名制力挺农民工讨薪。
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的年末,也就是这个时候,农民工讨薪,已是当前中国社会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该农民工讨薪事件中真正有意义的不是该媒介(微博)提供的具体内容,而是微博本身。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微博)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无独有偶,近来的台湾大选采用了通过电视辩论的方式(美国大选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来举行选举的方式,其重要性不在于本次电视辩论的具体内容,而是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在华人世界的有划时代意义的,很可能会极大地改变华人观察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和思维方式。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正在由一个个具体的事件而不断的凸显其特殊的影响力,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微博更能代表大众的利益和观点,微博的内容的组成只是简单的只言片语,对于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语言要求也没有博客那么高。该特点也决定了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此才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