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14)

时间:2025-07-08   来源:未知    
字号:

10.这次撞击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彗星本身结构,二是探索轰击小天体这

一做法的可能性。这两个目的都和人类保卫地球有关。这说明

( )

A.世界是物质的 B.意识总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1.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

( )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2.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民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13.目前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高185米,水电站总

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它对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利的。这件事说明( )

A.人们能认识规律,改变规律,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规律,变害为利

C.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以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

D.只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客观规律

14.由于长期滥砍滥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沙

尘暴频发。这一事实说明( )

A.人类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B.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生的客观过程

C.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应当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D.人类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

15.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16.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

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