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2)

时间:2025-07-14   来源:未知    
字号: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合在DNA结合区的DNA反应元件上,诱导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启动一系列雌激素依赖性生理生化过程PCBs能与人类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2.2 抑制微管聚合 人们认为内分泌干扰物与某些癌症尤其是乳腺癌有关。如环境中某些有机氯化合物通过雌激素受体或其它机制致癌。PCBs为动物致癌物,氯的位置在其致癌作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双酚A能明显地抑制微管聚合,诱导微核和非整倍体[14]。这可能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诱变作用的机制之一。

2.3 对神经和生殖发育系统产生毒性影响 环境内分泌干[14]

素受体上的化学物质激活,指示基因的产物很容易检测。为了确定鱼体内雌激素干扰化学品,常采用其原生肝细胞,同体内方法一样,也要测定卵黄素。

。有机

氯化合物、羟化有机氯对甲状腺素受体有一定的亲和力,

4 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分析方法

4.1 气相色谱和质谱的连用技术(GC-MS技术) 在对有机污染物分析时,一般首选就是GC-MS法。有机污染物的极性一般都很小,沸点一般都很低,并且GC-MS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故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一般都可用GC-MS法来测定[17]。

4.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的方法(HPLC-MS方法)扰物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干扰神经内分泌功能。但尚未明确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效应与人类危险的关系。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对评价干扰物是否通过内分泌干扰机制呈现特殊的神经毒作用是有意义的。此外,大量报道证实了内分泌干扰物对哺乳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毒性

[15]

。研究表明,TCDDs暴露降低了大鼠生殖能力(排卵

率),并增加了猴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此外,TCDDs可诱导细胞凋亡。关于环境化学物质的发育和生殖毒性机制还不清楚。

2.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间的协同作用 对环境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还了解不多。但对单个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实验研究表明,它对生物系统的影响很小。但当机体暴露于两种雌激素活性很弱的环境物质时,其作用会得到明显加强,甚至可达到单独作用时的1000倍以上。环境混合物的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5]

。由此可见,某种方法测定

的环境化学物质的内分泌干扰活性不一定能代表它在实际环境中对机体产生的真正的干扰效应。

3 确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3.1 体内方法 大多数体内实验是以哺乳动物为对象进行的,为了研究雌激素或雄激素的作用,通常研究它们对老鼠生殖道的影响[16]。一般可以检测到因雌激素而引起子宫重量的增加。抗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检测对正常诱发效应的抑制。此外,也可以进行专门的性激素实验和各种标准测试方法如生殖性和发育性研究等。因为激素(首先是性激素)对生殖发育特别显著,因此,任何由化学品引起的与性激素相似的干扰都可以检测到。

3.2 体外方法 体外方法包括细胞、细胞提取物和细胞重组体系的研究[16]。化学品对激素受体的亲和力通过受体键和研究来确定。对受体中介的雌激素效应而言,键和到适当的受体是必须的。如果某种物质与激素受体键和,受体也就被占据,阻断体内自身激素与受体的键和,导致抗激素效应。在这种方法中,非受体中介的化学品相互作用不能被检测到。

某些性激素敏感细胞(例如在E-筛选试验中用到的人体乳癌细胞MCF-7)受到雌激素效应的化学品干扰作用,加速了细胞增殖。这一现象可以被检测到。此外,在激素敏感细胞内特殊蛋白质在激素影响下的合成也是检测手段之一。在这方面使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发了指示基因系统。它被插入到人体、动物或酵母细胞中,再被键和到激

GC-MS在直接测定双酚A、氯酚、雌二醇等含羟基的有机物时比较困难,有时需要衍生化才能进行GC-MS检测,从而分析过程复杂化。而荧光检测器只能对具有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从而限制荧光检测器的应用范围。而MS检测器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还能够得到关于物质结构的信息,所以HPLC-MS方法受到科学家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4.3 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ICP-MS测定方法) 主要是对环境中的金属离子或金属有机化学物进行测定(重金属离子Pb,Cd、Hg以及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均是内分泌干扰物)。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后经质谱分析仪分析测定[18]。

4.4 酶联免疫吸附法 它是用竞争结合法测定环境污染物等低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利用相结合的抗体的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的比例关系来求得待测物质得浓度。

免疫测定法以酶免疫测定为主体,以抗体为载体,利用介入酶反应测定吸附于载体上与抗体结合的抗原量,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促反应的生成物可用比色法、荧光法、或者化学发光法测定[18]。

5 EDCs研究急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5.1 EDCs的快速筛选方法 建立快速的筛选方法体系,以鉴别和筛选环境中可疑的内分泌干扰物,是目前国内外ED2Cs研究领域的首要任务,也是EDCs风险评价和防治的首要基础工作。由于暴露的复杂性、效应的潜在性和机制的复杂性质等原因,国内外尚未建立标准的筛选方法体系[19]。5.2 剂量2效应关系 剂量2效应关系是预测和评价EDCs风险的重要手段。剂量2效应关系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将ED2Cs在生物体内靶细胞或靶组织的剂量与EDCs在 …… 此处隐藏:43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