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一株湖北的竹子阅读答案(2)

时间:2025-05-10   来源:未知    
字号:

19、本作者重点写的是竹子,为什么在开头大笔墨叙写暮春花开之景,并对诸多花卉一一介绍?(3分)
20、“我可以听见极其细微的遥远的声音。”遥远的声音指什么?在这样的声音中,作者重点再现了哪三个人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沉重无奈的心情?(4分)
  
21、作者明明是在讲述竹子开花之事,为什么要反复提到1907年这个时间?与竹子之间又有何必然的联系?(4分)
22、竹子开了花就会死亡。然而在作者看来,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消亡?作者说,“孩子与竹花之间,一定存在着一种关系”,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4分)
23、文章题为“一株湖北的竹子”,从全文来看,题目的作用何在?而与这株自湖北到异乡的竹子相比,作为个人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学习其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参考答案:
17.① ② ③ ④ (共2 分,每小题0.5 分)
18.作者以昙花的偶然绽放与竹花的难得一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竹子开花带给她
的喜悦与震撼,是昙花无法比拟的。(共4 分,写作手法1 分,分析3 分)
19.开头写暮春花开之景,说明其他都花卉都是这一季节常见的花卉,可为下文竹子
开花带给人的震惊与思索做铺垫,从而更好地引发后文的回忆与议论。(共3 分写出铺垫、表达丰富即可)
20.遥远的声音,指中国受压迫的屈辱的历史。作者重点再现了蒋梦麟、台湾人林献
堂、梁启超三人在中国饱受屈辱时的无奈与心痛。(共4 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
三人名字各占1 分)
21.反复提到这一年,是因为这是英国人威尔逊从中国湖北把竹子移植到欧洲的时间,
而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太多让人沉痛的事件,并由此追溯到这之前的若干年,中国
所遭受的种种屈辱。这就使竹子与历史之间有了必然的联系。中国近百年的屈
辱与竹子百年开花,更加深了这样的联系。(共4分,每问2 分)
22.竹子开花就会死亡,然而这不是生命的消亡。一株竹子可以漂洋过海衍生出千千
万万株竹子,而竹花的种子也会衍生出另一片千千万万的竹丛,死亡的同时预示
着生命的新生。而孩子是朝气蓬勃的,是崭新的生命,这便如竹花延伸的生命一
样,预示着百年屈辱之后的中国有了崭新的希望。(共4分,每问2 分)
23.题目是全文行文的线索,正是这株来自湖北的竹子,引发了作者的深思,串起中国
近百年屈辱的历史;一株竹子,辗转异乡后能蓬勃地生长,其积极向上、努力在任
何环境里坚定生存的品质,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共4分,每问2 分)
一株湖北的竹子阅读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