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其”字用法及其意义
一、“其”作
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他(
他们)”“
它(
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两个“其”分别作分句主语,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个“其”相当于“他们”,代指上文的“游人”。
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
二、“其”作
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他的(
他们的)”“
它的(
它们的)”。以下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其下”指山的下面。
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其深”指“山洞的深处”。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
三、“其”活用作
第一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
我(
自己)”、“
我们”或“
我的(
我们的)”。如: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指的是“我(自己)”。
四、“其”作
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
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其院”指那个禅院。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
五、“其”作
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
难道”。如:
其孰能讥之乎?
“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六、“其”作
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如: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
“其”字除了上述用法外,另外还有一些用法,下面补充说明:
(一)“其”活用作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
你”、“
你的”。如: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二)“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
其中”的意思。如: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三)“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
大概”、
…… 此处隐藏:6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