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是沉还是浮,决定于浮力比固体的重力大还是小。
3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老先生是研究历史的,因此,他的女儿也是位历史教师。
B.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损失。
C.持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杜甫一家也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D.利用新型的激光照射玻璃,再加上多重波长重叠记录技术,100万亿位的信息量可完全压缩进一个大小如一颗麻将色子的空间里。
3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谈到怎样防止剽窃,李教授说,主要靠作者自律。一个人既然从事学术研究,就应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对被侵权的作者,应该及时在刊物上予以揭发。
B.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C.他当了一生厨师,做过多少美味可口的佳肴啊!
D.我市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轻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3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一些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过去对于这些老知青们来说,无疑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这些古诗,老师读了觉得好,认为值得你们这些初学者向它们学习。
D.通过制定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中国银行也将与国际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接轨。
4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级而有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儿去。
B.夏衍同志一直主张电影剧本不要写得太长,一般以3万字为宜。现在有些剧本的篇幅,竟长达一倍,甚至还有超过7万字的。
C.为了解用水不足的燃眉之急,水厂只好将废水回收,市里则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
D.羽毛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羽毛当作装饰品了。
答案及其分析
1(A.B.成分残缺。“爱幻想”后加“的特性”之类的中心语。或删去“天性中的”,而在“爱幻想”后加“的天性”。C.“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前缺主语“硅化木”,是省略不当引起的主语残缺。D.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C. A.“教材”后面加“的编写”。B.“思想”和“制止”搭配不当。D.缺主语,删去“在”和“上”,另外,补语残缺,应在“挑战”后加“上”。
3C. A.“卫冕桂冠”语意重复。B.“看法”和“建议”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表意不明。 D.“黄土”表意不明。
4B. A.去掉“因而”。 C.“往往”放在“使”之前。D.“有效”放在“方法”之前。
5D. A.“加快”和“规模”搭配不当。B.“给予”的主语残缺。C.主语残缺,删去“经过”。
6C. A.“培养”和“水平”搭配不当。B.语序不当。“死难者”放在“一个”后。 D.成分残缺。“赶在”前加“报告”。
7D. A.“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B.成分残缺。“寒风”后加“使我”。C.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8D. A.搭配不当。“鳞次栉比”不能修饰“群山”。B.有歧义。C.滥用否定词,不合逻辑。
9D. A “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B
主谓搭配不当。“长期作案”的对象不是“案件”。C.对“住户”的限定不明,造成表意不明。此外,“发出”跟“废气”不能搭配。
10 B. A.缺主语。C.“拟定”缺宾语。D.“当……时”改为“从……起”。
11B. A.句式杂糅。去掉“在作怪”。 C.“加速”缺宾语。D.“这样”指代不明。
12D. A.“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的应是竹子。另外,“它”指代不明。B.关联词语误用,前后没有递进关系。C.“他”指代不明。
13B. A.“可敬”不能修饰“音容笑貌”。 C.“虽然”放在“群众”前。D.表意不明。
14C. A 赘余,去掉“下”。 B.“许多”应放在“妇女、老人和孩子”之前。 D.“渲染”与“感情”不搭配。
15C. A“很”不能修饰“受了”。另外,“许多”修饰的是“诗作”还是“句子”,也不清楚。B.“看到”跟“感受和状态”搭配不当。 D.“明显不如对手”有歧义。
16B. A.“至少”和“以上”矛盾,去其一。C.“授予”少宾语“称号”。D.“惠”为敬辞,它修饰的动词必须表示对方发生的与自己有关的动作,而不是相反。
17B. A.“完成”的宾语残缺。 C.“效果”用词不当,改为“有效期”。D.“打出”和“口号”搭配不当。
< …… 此处隐藏:82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