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9级累进标准,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充当语文教师备课的向导,引导教师自觉地关注语文教学内容,对减少语文教师备课的无效劳动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促使“好课”的形态改变,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更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目标,而不是为了观课评教者观摩打分,更不必迎合某些人对“教学艺术”的癖好而追求枝枝节节的精巧、精美。我们以为,在一味强调教学方法、教学精巧、教学风采的余威下,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说,怎么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不过分。如果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宁可抓取教学内容,何况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的关注与教学方法的倚重,现在差不多变成了南辕与北辙。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胜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
再次,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使“教师参与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落到实处,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我们以为,语文教师是教学专家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专家,其教学研究的主题应该面向复杂的课堂现实,应该致力于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主题,能够在下述的关联中确立,那么就能够使教学与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统一起来:
(1)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
(2)语文课程目标──教师想教什么──学生的实际情形;
(3)教学的连续性考察。
反思自己想教与实际所教之间的关联,审议自己所教与学生实际所学之间的关联,反思和审议自己想教、所教、学生所学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第四,从教学内容角度入手,对语文课观课评教提出必要的专业准入条件,将有助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一度被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没有根植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的观课评教变成了似乎人人能做、人人能说的事情,缺少起码的专业准入要求。一个教物理的校长,可以对语文教师“教什么”的专业工作评头论足,而且具有专业的“权威性”;而一个教语文的校长,只配评论物理教师的“板书”和“教态”,对他们的“教什么”却是丈二和尚一个。即使是语文教师乃至“专家”,观课评教往往也是即兴发挥、理路混杂,像个业余的门外汉。这种状况,严重地败坏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形象,也消磨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语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因而公民都有言说的权力,这正如经济、法律,但正如公众言论与经济、法律专业工作者的话语乃至效力,不能也不会完全混同一样,语文课观课评教应该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特性和专业素质。我们以为,语文课观课评教的专业准入要求,对我目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