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常识】
一、散文知识:
(一)散文,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热点体裁。
(二)散文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写景)抒情散文 (2)记叙散文 (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 衬托 对比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咏物寄情
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二、考试要求: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出文章思路,准确概括文章要点。分析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形象,能分析作品的创作特色,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三、散文阅读考点:
1.考查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考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3.考查品味语言
4.考查表达方式的作用
5.考查表现手法
6.开放性考题
四、散文阅读理解妙招。
1,、勾画圈点,提高效率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妨把一些和文题相关的字、词;重点句、中心句、抒情议论句;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做个记号,等读完以后,把这些被圈点过的词语和句子连在一起看,就会发现其实那已经是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骨架,这对于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顺序和把握整体内容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读文章时浏览一下设置题目,做到有的放矢,阅读留痕就能方便找到题目的语言环境,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
2、整体阅读,感悟主旨
要通过整体阅读,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文章的主旨。阅读时不可只抓只言片语,断章取义;不可眼睛只盯着答题而不致力于读懂读通原文;更不可没读完全文就急匆匆地在原文中为题目找答案。只有整体理解了原文,把握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作者思路,才会提高得分率。
如何整体感知呢?先辨类型。是叙事、写景,还是抒情;是托物言志,还是阐发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也就是说阅读时,认真通读全文,抓住文中人、事、景、物、情这些基本要素,认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确作品所包含的人物、事件、景物和所抒发的感情,以及作者借以表达的对生活的见解和对所写人物所持的态度,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把握主旨要强调的是做每道题时要紧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旨,然后根据要求落实问题指向。散文类语段虽然有很少题目是直接问你主题是什么?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沿着主题而发散出来设计的。只有依靠整体把握,才能防止一叶障目,以偏盖全。如果不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急于动手答题的话,十有八九都是不够准确和完整的。如2011年江苏镇江卷的散文《回想铁生》第13题是这样的:文章第①段末尾为什么说“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在这里表面上看并没有直接叫你回答主题,实际上你如果没有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很好的把握的话,那你就不可能答案指向整篇文章并把握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创作风格和精神魅力。
3、重视语境 ,有效定点
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审读题目,先从原文中划出题目内容所涉及的区域即我们常说的“有效区域”,也就锁定了信息所在的区间,再从这个区间中找出和题目相对应的词句或段落,这些词句或段落,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应点”。找准了对应点,就初步确定了答案在文中的大体位置了。强化对应点意识,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至关重要,也许有的题目会明确告诉考生信息所在的段落,但大多数题目不会明确给出,需要考生自己仔细辨别。能否迅速准确地找到对应点,决定了答题是否准确,有的考生就是因为对应点找不准确而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答题的时候还要注意“定点&rdqu …… 此处隐藏:12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