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浅谈语文教材中的“美育”(2)

时间:2025-05-10   来源:未知    
字号:

二、深入挖掘美点,正确理解美点本质,发展审美能力。

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其深入到现实和生活的意境中去。如《最后一课》学生首先产生的是如文中人物一样的忧伤、愤怒等情绪体验,感受到的是一场悲剧,但透过悲伤的人物面容,我们更应该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国情。自然景物是不带感情的,它只是一个触发点,它的美是因为寄托了作者美的情操,如《紫藤萝瀑布》,它的美是因为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笑对人生,越挫越勇的坚强美。因此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美点,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者所处的的环境,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三、朗读美点,熏陶情感,内化思想。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但近几年来朗朗的读书声少了,原因很简单,老师们过多的讲析挤走了读书时间,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特别是对美点的吟咏朗读,对学生情感的丰富至关重要。

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课,教师指导学生先进行认知性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字意,然后进行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三是涵泳性朗读,运用CAI课件,播放钢琴曲和《春》的动画,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意境中,细细品味,学生或朗读,或反复吟咏,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最后让学生声情并茂放声朗读,力求读出作品的意境、风格、美感。

四、升华美点,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是审美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文本美点,通过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续写课文,排练课本剧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教授《皇帝的新装》,我给出假设让学生续写文章:说真话的小男孩被皇帝带到宫殿受审,皇帝、大臣、骗子、小孩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从学生续写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创造力是很强的,《皇帝有了新新装》、《骗子之死》、《真与假的较量》、《老大臣的悔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抓住美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创造美的情趣,使其审美修养稳步提高。

五、借助美点,加强课程的拓展。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除了让这一个个美点发挥最大教学功效外,还应注意其外延的拓展,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借助于这个载体,燃亮未知领域。新课标也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学习冰心诗歌《荷叶母亲》,凄恻纤美的文字,感染了每一位同学,老师顺势提出问题:冰心是以写爱著称的,她还写了哪些关于母爱的诗,除此之外,她的爱还投向了哪里?学生们竟借来了《繁星》《春水》阅读,有的同学上网查资料了解研究冰心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班内掀起了一股写诗热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 B 孟子

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A咫 B 尺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A 伍子胥 B范蠡 C 屈原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A韩愈 B辛弃疾 C庞统 D 宋玉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A玄 B皂 C青 D苍

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A赵云 B张飞 C周瑜 D鲁肃

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

A班昭 B蔡文姬 C王昭君 D李清照

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

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

A满庭芳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

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

A孔子 B诸葛亮 C班固 D程顾

“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A阴晴圆缺 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 D春夏秋冬

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

A苏轼;B陶渊明

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 …… 此处隐藏:9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浅谈语文教材中的“美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